第二百零五章 熹平六年的徐荣

第(1/2)页

“两年不见,别来无恙乎?”担任上谷太守之后,陶谦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上了一个层次,给人踌躇满志的感觉。

        祁胭脂无奈的瞪了刘备一眼,接过孩子,往边上走了两步,让出地方。

        “府君安好。”刘备立即恭恭敬敬的拜了两拜,“若不是府君提携,备只不过一个队率。快把给府君的礼物拿上来,都是些南方特产。”钱到不多,只有十金。

        陶谦:“哈哈,玄德你来了,我已很高兴,带什么礼物。喔,竟然有江淮的橙子,有心啦。”

        陶谦拉着刘备的手臂,两人撇下众人单独走着:“两年前你比我矮一个头,如今一样高啦,孩子都有了,已是真正的大丈夫!

        收到你的信,我就着手准备,除了上谷乌桓的五十骑外,还给你准备了五十汉骑,都是在下落县跟你打过仗的老兵。在幽州是本土作战,乡里乡亲的,遇事大家都会帮忙。到了并州就是外州,人生地不熟,多准备点家底才安心。”

        “府君的拳拳爱护之心,备没齿难报万一,一定多在臧中郎将和两位袁公面前美言。”刘备继而把近两年来经历,拣选重要的说了。

        陶谦:“虽然有卢尚书和袁家照顾,但雒阳风波诡异,清流与宦官,外戚之间,矛盾无已,稍不注意就会祸及自身和家族。你愿意离开雒阳,回到州郡我是赞成的。然而边疆兵危战凶,为何要主动来受这个罪?“

        刘备:”鲜卑日后必定是中原劲敌,若不能获得胜利、保卫桑梓,幽州父老难安,我亦心中难安。“

        陶潜:“你和公孙伯珪一样,都有扫灭鲜卑的之智,得此虎臣,是国家的幸运。

        你看我的耳朵、手,上谷苦寒,我一个南方人,每到冬天就生冻疮,真想回南方去啊。上谷民生凋敝,夏育却不停要求壮丁、兵械、粮草、金钱、马匹,牵穆又调走了,手下缺乏能臣相佐,要不是北方战事紧张,我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刘备:“卢师在守九江、庐江时,也不习惯南方的气候。我一定找机会向袁公进进言,南方江淮、荆州蛮人聚集,江南山越众多,处处都是用武之地,正需要府君这样的鹰扬之守相。”

        。。。

        众目睽睽之下,祁胭脂只能说些没营养的话,如感谢刘备卖给的农具、粮食,如水库又修了多少个,乌桓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如祁济带领的50乌桓骑兵都是精锐,不可折损太过。只有两双会说话的眼睛,水汪汪的的,泪水随时可能流下来。

        刘备也无法当众作出亲密的肢体动作,只能抱抱孩子,轻言细语一番。

        又在礼物中留下一封信。

        。。。

        自上谷郡之沮阳,向西北行过广宁,紧接着是乌桓校尉驻地宁城,由于靠近鲜卑,时常有小队鲜卑骑兵从小路入境,去宁城的路上时常能看到行进中的边军。一个个坞堡代替了原本的里墙,乡勇们精神抖擞地巡逻着,老远就跟刘备部热情地打着招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