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七岁的关长生

第(1/2)页

“来,长生,喝酒。瞧你这没用的歪样,长这么大个子,喝个酒都不行。”

        “不。。。喝不下了,父亲让我少喝酒。”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在外面,叔还能管得着?来咱两喝一个。”

        长生姓关名寿,长生是小名,就像来福、丰收、招财、健康一样,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良好愿望。关寿从小身高体长,不到二十岁就有八尺多高,换成米超过1米85。如果不是面容有些稚嫩,看起来以为有20余岁。去年郡里征发壮丁到雒阳为正卒,恰巧父亲病了,关寿就虚报年龄,蓄了胡须,顶替父亲来服役。

        雒阳有南北军数万,包括“士”与“卒”,卒者服兵役者也,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就更换一遍,仿佛后世义务兵,就像关寿这样的正卒。士则指长期服役、技能熟悉的士官、各级军官,他们有不少带有家属。士、卒和家属为雒阳的消费做出不少贡献,每逢休沐时间,同乡士卒就结伴走出营地,到附近集市逛街、玩耍,喝酒,赌博、找女人。

        关寿年龄小,十分担心虚报年龄的事情被发现而遣返回去,一直以来竭力低调,凡事不争先。他身长体大,力气惊人,在一群七尺上下的士卒中显得鹤立鸡群。加上训练认真刻苦,干活从不偷懒,又识文字,很快就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担任了伍长,之后升为什长。军队是讲能力的地方,反而没多少人在乎他年龄。

        转眼间一年服役期快到了,即将归家,关寿便和几个要好的士卒出门找乐子,于是就到最近有名的天上人间吃饭喝酒。

        关寿回想起前几天军侯杨奉专门召见,建议留下来做营士,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转为志愿兵,心里有些郁结,喝了一大口酒:“咳,咳,咳。。。”

        几个老乡哄笑着:“长生还得练习啊,哈哈,舞刀弄剑你是一流的,喝酒还是我们更行。”

        。。。

        杨奉本来就是河东人,颇有勇力,与关寿算是同郡人。一问之下,关寿老实交代,才知道他才17岁:“想当年乃公十七岁时候,走马斗鸡,顽皮无度。你如今已当什长啦,好小子,以后跟乃公好好干,少不了的好处!”

        关寿感激地下拜:“大人提拔和关照小人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只是阿父疾病缠身,小人于是替父从军。小人在雒阳,时时担心阿父身体,希望能回家尽孝。”

        杨奉有些遗憾:“罢了,你一身武艺,回乡要继续练习,可不能荒废掉。乃公让书吏给你写个履历,我再给盖个印章,算是推荐,也方便你回乡找事情做。”

        关寿再拜:“军侯大人之恩,小人没齿难忘,日后定加倍回报。”

        然而找了几次,书吏一直坚决要求给1000钱才给开履历,说是因为关寿年龄不符合要求,盖官印的履历得承担风险。同乡们都说不给钱一定拿不到履历,拿到了回乡也不见得一定有用。

        关寿一身本事哪里受得这种委屈,冲上门去找杨奉讨个说法。

        杨奉一直避而不见。这才印证了的同乡的说法。

        。。。

        今天终于拿到履历,可上面却写得是一般兵卒,关寿怒气勃发,当场就要打那个书吏,要不是被几个要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