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那鳖孙还会作诗?

第(1/2)页

  方孝孺看完朱桂的文章,气得“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然后怒气冲冲地指着朱桂呵斥。

  “朱桂!”

  “你怎能写出如此有辱斯文的狗屁文章,本先生真是……”

  “真是气煞吾也!”

  朱桂头一次写这么多字的文章,听到方孝孺的点评当场不服了。

  “先生,学生写得有错吗?”

  “那司马迁本来就是胡扯呀,我二叔前年在他的王府里特意找人试过,拿出百两黄金都没人能把车轮转起来!”

  “你你你……你竟然还敢狡辩,信不信我上奏陛下,让陛下打你的板子!”

  方孝孺气得快吐血之时,突然看到有人递过来一杯茶。

  “方先生喝杯茶消消气,别跟我十五叔一般见识!”

  方孝孺下意识地接过茶喝了一口,可听到朱允熥接下来的话,当场笑得喷了出去。

  “我皇爷爷压根就没指望他成才,他不过是我们老朱家家谱里凑数用的。”

  方孝孺本是不苟言笑之人,可也架不住朱允熥这货的挑逗。听到朱桂是“凑数”的,整个人都笑得不行了。

  “你……哈哈……”

  “你少来替人说情,你的功课还没交呢!”

  朱允熥闻言赶忙递上来一张纸,朝着方孝孺尴尬地笑了笑。

  “请先生过目!”

  方孝孺只扫了一眼,就被朱允熥的功课气炸了。

  “本先生给了你们那么长时间,你就写了这么几个字?”

  朱允熥闻言正色道。

  “这是诗!”

  “先生不是说了吗,有本事的写诗也行!”

  方孝孺闻言更怒了。

  “那也没有写两句的道理呀,你这半首诗是糊弄鬼呐!”

  朱允熥听了这话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尴尬地挠挠头道。

  “我这半首诗顶别人千言,先生看过就知道了。”

  “本先生……”

  “算了,待本先生看过再罚你不迟!”

  方孝孺拿起朱允熥的功课匆匆扫了一眼,当即惊讶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这诗……这诗真是你所做?”

  此时朱允熥正拿着朱桂的文章看呢,听到方孝孺的话随口敷衍道。

  “那是自然!”

  “你要是能给我把上下句补全了,我都跟你姓!”

  方孝孺闻言再次拿着功课看,总共只有四个字,让他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看到最后更是忍不住轻声吟哦出来。

  在方孝孺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时,朱允熥拿着朱桂的功课来到朱桂边上。

  “十三叔,看不出你还有科学的论证水平呀。”

  “不过你这点评要是被你父皇看到,少不得一百大板赏下来!”

  “您看要不要再改改?”

  朱桂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心里也是一紧。他都快成年了,要是再被父皇脱了裤子打板子,那丢人可丢大了。

  “大侄子,我这文章虽说不好,但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一气呵成,想改动起来很难的呀!”

  朱允熥顺势拍了朱桂的马屁一下。

  “十三叔这文章确实不错,就是小侄儿看了都感觉惊才绝艳,有远超时代的前瞻性和严谨性!”

  “只是皇爷爷那关不好过……”

  “依我看,你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批判一下,只需要把这段删掉,然后再补上几句话即可。”

  “补啥?”

  “始皇帝正值弱冠,受此等侮辱其心中是何等悲怆,其后日灭六国、修阿房,修陵墓亦受此影响。”

  “由此可知父母之教于人有多重焉,始皇帝之能亦不免矣!”

  朱桂听到这话当即惊喜连连。

  “妙呀!”

  “这样一改,我这文章都能拿去考状元啦!”

  朱允熥闻言不屑地撇撇嘴。

  这货把状元看得太轻贱了吧,就算有自己给他升华主题,提升立意,就他写的这玩意也登不上大雅之堂,恐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朱棡正在刷刷改作业的时候,方孝孺终于从那两句诗的意境中走出来,一把抓住朱允熥的胳膊,满脸期待地催促着。

  “三皇孙殿下,你能不能再试着写两句,哪怕凑个七言绝句呢!”

  “你就这么没头没尾的两句诗,看得人实在是纠结得很呀!”

  朱允熥闻言嘿嘿一笑反问道。

  “先生,我就问一句,我这两句诗够不够应付今天的功课吧?”

  “够够够!”

  “你要是能凑成一首,我点你为今天第一!”

  方孝孺这话一出,大本堂内的学生齐刷刷地看过来。

  一些年幼的皇子皇孙,向朱允熥投来崇拜的目光。

  朱植等人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仿佛在说瞅见没,那是我哥们!

  只有朱允炆一脸的纠结,他本以为换了先生,自己终于能拿回第一的位置了。

  哪承想换了考试内容,自己还是被这孙子压了一头。

  只是这孙子到底写了个啥,能让方孝孺这等古板之人都如此急切。

  朱允熥并不在乎第一不第一的,可见方孝孺如此急切,他也不禁重新拿起笔在纸上糊弄几句。

  方孝孺接过一看,脸上立马露出失望的表情。

  这后边接的几句不管是味道上,还是意境上都差了好远。

  但好在凑成一首诗了,要不然他今天晚上非得折磨死!

  “今天的功课就到这里,你们都散了吧!”

  方孝孺宣布散学后,拿起众人的功课就去乾清宫汇报了。

  事实上他本没想第一天就找陛下汇报的,只是朱允熥的那句诗写得太有境界了,他不敢擅自点评,这才颠颠地跑到乾清宫请陛下点评。

  朱允熥在方先生走后,并未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