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就是放头猪都能干好!

第(1/2)页

  自从朱允熥拜了三位高贤为师,吕氏就发现自家儿子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甚至连读书都懈怠起来。

  如果换做往常,吕氏早就鸡毛掸子举起,打他个屁股开花。

  然而,这次的事情她也有责任,没有抢在朱允熥之前邀请到三位大贤,心里觉得对儿子有愧。

  吕氏再次来到文华殿,本想找黄子澄商量一番。只是聊过之后发觉黄子澄态度敷衍,不得已只能另寻他人。

  吕氏思来想去,只觉得文华殿侍讲张宗浚非常合适。此人虽官职不高,但却是个非常有智慧之人。

  否则,他也不会以秀才之身超擢入宫,被选为太子伴读,并且随侍太子左右。

  太子生前就对其很是倚重。只是碍于蓝玉的关系,不便重用此人而已。

  不过,这也正是吕氏最看重的一点。

  蓝玉曾经指使部下强买田地,打死了张宗浚的父亲,可以说张宗浚跟蓝玉有杀父之仇。

  如果寻求他帮忙,此人断然不会拒绝。

  果然,吕氏在略微试探一下后,此人当即表示愿意追随朱允炆,助自家儿子谋得储君之位。

  “太子妃,现在大明储位空悬,陛下悬而未决,允炆殿下还有很大的机会。”

  吕氏听到这话自然心生欢喜,只是面上依然流露出一丝愁苦。

  “唉!”

  “本宫不过是一介妇道人家,本不该生出此等心思。只是殿下生前非常喜欢允炆这孩子,对允炆寄予厚望。”

  “现在允炆因为仁善,被弟弟逼到此等境地,本宫看着着实不忍。”

  “一来是怜惜爱子之私心,二来也是怕太子殿下遗志无人继承,让太子殿下于九泉之下难安呀,嘤嘤嘤……”

  张宗浚闻言心下冷笑,但面上也不显,而是称赞了太子妃一番。

  他有他的诉求,报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这个秀才出身,在朝堂上确实不够看。

  如果不能找个靠山,未来也就止步于七品侍讲了。

  因此,当太子妃主动联系之时,他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不管从法理上,还是人情上,朱允炆都是最适合当储君的人选。

  虽说陛下现在过于宠爱朱允熥,但朱允熥的外戚势力过于强大,这在任何一个皇帝看来,都是个极大的隐患。

  如果他再略施小计,引得武将那边有点异动,陛下必然会放弃朱允熥。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还得看太子妃抛出的筹码够不够。

  “太子妃无须忧虑,允炆殿下年长,天然占着大义的名分,只要不出错,就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能够更出色,于朝堂之事有所裨益,那陛下就算再偏爱吴王殿下,也只能尽量在封地上补偿于他。”

  “换言之,陛下现如今宠爱吴王,也未必没有补偿之心思。”

  吕氏听到这话心里稍安,可一想到朱允熥新拜的三个师父,她又是一阵不爽。

  “张师傅所言甚是,只是杨新炉、秦亨伯、高明几人如何处置?”

  “他们三人可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其弟子不乏在朝中做官之人。”

  “现在他们支持朱允熥,我儿将如何与之争锋?”

  张宗浚闻言微微一笑道。

  “太子妃娘娘,您没发现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此三人皆江南人也……”

  “陛下不喜江南文人,朝中六部尚书也多数出自北方,此乃陛下有意压制江南文人。”

  “因此,朱允熥获得三位江南大儒的支持,在陛下那里未必是好事。”

  吕氏听了这话,悬着的心总算是找到了着落,真正地开心起来。

  “本宫多谢张先生指教,若是我儿有登上大位一天,本宫定然对其言说先生之功,让我儿重谢先生!”

  张总觉听到这话心中也很是开心,这正是他想要的。而且吕氏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他现在确实不宜露面,更不适合与朱允炆接触。

  因为朱允炆身份特殊,其身边必然有很多眼睛,自己要是主动接近朱允炆,反而会使得现在的谋划功亏一篑。

  “太子妃娘娘客气了,微臣深受太子大恩,扶保太子殿下之嫡长子,既是对太子殿下的报答,也符合儒家礼法之大义!”

  吕氏听到张宗浚这样说,赶忙敛衽一礼,给张宗浚递上去一顶高帽。

  “先生高义!”

  “本宫代太子殿下,以及王儿谢过先生!”

  “只是不知先生可有破局之法,让王儿重获陛下喜爱?”

  张宗浚侧身避过太子妃的大礼,听到太子妃这样说,赶忙躬身回了一句。

  “此事好办,只需让允炆殿下上书,请命为朝廷效力即可。”

  吕氏听到这个办法,两眼立马露出兴奋的光芒,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还请先生指教,具体如何行事?”

  “大明的兵器制作分为军器和兵仗两类,其中军器耗时耗力,所需材料繁杂,所役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