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三叔来给你送银子啦!

第(1/2)页

  老朱在看了大孙写的条陈后,本就震惊得一塌糊涂了。又看到其他三位大儒的奏章,心里不禁感慨大儒不愧是大儒,不论是文辞还是见解,都远非朝堂之上这些庸碌之辈可比。

  只是一想到逆孙,竟然只挑了一份最差的糊弄自己,老朱心里就一阵来气。

  “咋的!”

  “你师父写的奏章,咱这个皇帝还不配看呀!”

  “咱的鞭子呢!”

  朱允熥见老朱又要发飙,赶忙开口求饶。

  “皇爷爷饶命!”

  “其实孙儿之所以不把师父们替我写的拿出来,主要是他们三个意见不一致,怕干扰了皇爷爷。”

  “哦?”

  老朱刚刚只顾注意文辞和见解了,还真没注意这几人的奏章有啥区别。现在听到大孙的话,又重新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直至看了三遍,老朱才体会出这三个人的细微差别,从而对这三人的评价又提高一个档次。

  相较于大孙的异想天开,这三人的奏疏就稳健多了,不仅结合了时下大明的现状,还考虑到了自己这个老皇帝的情绪和心气,凡是有可能触怒自己的地方,他们都列举了很多例子来佐证,尽可能地让自己不那么抵触。

  这也就是老朱看了几十年的奏折,跟各路牛鬼蛇神打过交道,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细微之处。

  否则,换个稍微年轻点的皇帝,只会觉得这三人的奏折是老成谋国之言,心里除了钦佩再无其他。

  朱元璋沉默良久,将三份奏折还给朱允熥,郑重其事地对他道。

  “大孙,你拜了三个好师父呀!”

  “咱看得出他们是真心待你,你以后一定要尊重他们,多听他们的劝谏。”

  “哦……”

  朱允熥不情愿地答应一声,随即不甘心地说道。

  “可是,他们三个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如何写奏疏,更是吵了好几个时辰。最后没办法了,他们才一人写了一份,然后拿过来让我选。”

  “皇爷爷您说,我一个当学生的,除了拿自己写的出来献丑,还能咋办?”

  老朱闻言哈哈一笑,宠溺地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

  “你做得很好,很对,咱很欢喜。”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还是要这样办,哈哈哈!”

  老朱说到这儿,拍了拍朱允熥的小肩膀,一指门外的广阔天地。

  “去吧!”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回来找咱,咱帮你想办法!”

  “好嘞!”

  朱允熥答应一声,就揣着三份奏章跑了出去。老朱盯着大孙的背影傻笑了一阵儿,突然对边上的秦德顺道。

  “咱的大寿就要到了,你去问问太子妃,能不能赶在咱大寿之前,给咱绣一幅道德经……”

  “绣?”

  秦德顺愣了一下立马明白过来了,皇爷这是嫌太子妃太闲了,想给她找点事做呀。

  不过这法子是不是有点太阴损了,道德经可是五千言呢,这得绣到什么时候去?

  秦德顺强忍着笑意答应一声。

  “噗……奴婢……奴婢伺候着陛下散了朝就去传旨……哈哈……”

  老朱听到秦德顺的笑声,脸上也绷不住了。

  不得不说,自己这办法确实挺那啥的,哈哈哈……

  随着老朱让朱允炆监管兵仗局的圣旨发出去,大明朝野上下再次引起一片轩然大波。

  不过大明的这片海上,有老朱这么个定海神针,甭管你多大的风浪都只能沉寂在海底涌动。

  滞留在京的藩王们也很快得到消息。

  总的来说,大明的藩王反应还算平静,毕竟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们这辈子注定与皇位无缘。

  但排行前五的藩王,心下可是泛起了嘀咕。

  秦王朱樉又拉着侧妃邓氏商量起来。

  “爱妃,你看老爷子这又是想玩啥路数,咋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呢?”

  “老爷子先前不是喜欢朱允熥喜欢的紧吗,又是天天叫他过去用早膳,又是把他叫过去陪他睡觉,咋又突然重视起朱允炆,并把兵仗局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去做?”

  邓氏嫣然一笑道。

  “王爷呀,这还不明显吗,老爷子压根就没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呀。”

  “不管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都是老爷子的亲孙子,不管哪个有出息,老爷子都不亏呀!”

  秦王闻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哦……”

  “孤明白了,敢情这老头在玩养蛊呐!”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是诧异,他以为朱允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怎么又突然跳出个朱允炆,难不成老爷子现在还没拿定主意?

  姚广孝看出朱棣的疑问,小声地劝慰道。

  “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或许是为三皇孙分担注意力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事说不上是好是坏,如果从燕王殿下的利益来看,最好还是朱允炆上位更有利一些。”

  “如果陛下真选择了朱允熥,那殿下就真没一点机会了!”

  燕王听到这话心里一跳,赶忙追问道。

  “上师此言何意?”

  姚广孝知道燕王此时的心境不适合挑拨,见燕王如此问,只是双手合十地打了个出家人不该说的诳语。

  “允炆殿下仁厚!”

  “哦……”

  燕王闻言果然没做他想,他对于朱允炆的印象还是不错。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相对来说,对于朱允熥确实没啥印象,最大的印象可能还是上次这孙子挨揍,拎着裤子哭唧唧地从大殿里出来,一边趴在肩舆上抱怨,一边跟徐兴祖讨论吃啥……

  朱棣想到这里,心下直感觉一阵好笑。自家大哥多刚正的人啊,咋就生出这么个记吃不记打的家伙,哈哈哈!

  不过在笑过之后,朱棣还真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如果父皇立朱允熥的话,对自己有哪些利弊。

  然而,他只是略微沉吟一下,脸色就沉了下去。

  太子大哥还活着的时候,蓝玉那老匹夫就不止一次进谗言,说自己有大志,迟早是大明的祸患,让大哥尽早除掉我!

  而且,这些年陆续往北平派探子,监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