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他是怎么赚这样多的?

第(1/2)页

  皇帝的寿辰过去之后,第二天就有藩王上书请辞。

  只是这些上书之人,有的是真心,有的是假意。

  朱棣也上了书,但却并未纷纷让家人收拾行囊,而是本着能拖一日算一日的想法。

  秦王朱樉则干脆连上书的想法都没有,整日地琢磨如何从老爷子手里,把被罚没的妓院给要回来。

  朱棡倒是上书了,却被老朱给驳回,让他安心在京城住些日子,不用急着回去。

  朱棡知道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补偿,补偿自己前段时间去武当山寻访张神仙的辛苦,但身为戍边藩王,又是臣子,岂能掉以轻心?

  因此,他今天进宫陪父皇用膳,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孤要回去!

  “父皇,张神仙都说了,您还能秉国三十年呢,照我看这储君也不急在这一时,等过上几年您抱上大重孙再琢磨这事也不迟,嘿嘿嘿……”

  “至于儿子嘛,封地事多,还得从旁策应凉国公,就不在京城过多逗留了。”

  老朱闻言微笑着摆摆手,既像是否定张神仙的话,也像是打消朱棡的回封地的念头似的。

  “张神仙之言,不过是哄骗你的戏言而已。”

  “咱若是再秉国三十年,那岂不是也成了老神仙?”

  “咱是没那个福分喽!”

  “依咱看,咱能再活个十年八年,那都是老天爷给脸!”

  “至于你嘛……”

  “若是真忧心封国,那就过几日带着家眷回去吧。咱不求你立下多大军功,只求你能保境安民,供应好蓝玉那边的粮草,不让他因为粮草不继而前功尽弃就好。”

  “诺!”

  朱棡答应一声,见朱允熥今天没随侍左右,忍不住好奇问道。

  “父皇,今天咋没看到我那大侄子?”

  老朱闻言苦涩地笑了笑。

  “你那个大侄子,屁股上的伤刚好点就坐不住了,一大早就跑去宫外的作坊,说是许久未曾看过了,得亲自过去看看。”

  朱棡听到这话心中一喜,想着之前朱允熥跟他们几个“股东”说过的话,不由替朱允熥分说几句。

  “父皇,其实朱允熥那孩子并不是贪钱。”

  “先前他弄作坊的时候,本意是每年给朝廷一百万两银子的盈余。”

  “就是给朝廷供应兵器,他都没打算要工料银子,是户部尚书陈宗礼会错了意,硬要把钱塞给他。”

  “哦?”

  老朱闻言微微动容,眼底闪过一万个“不信”。

  “那逆孙会有此等好心?”

  “另外,他真能说过既供应军需,又不要朝廷的银子,还能每年给朝廷一百万两盈余的话?”

  朱棡本来就是想给大侄子长脸的,见到父皇这样问,自然是拍着胸脯做保证。

  “那是自然!”

  “儿子见过铁器作坊的账目,光是这一个月来,就已经盈利三十万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年少说也有三百万两。”

  “就算是拿出一百万两给朝廷,那小子还是有得赚!”

  “这这这……”

  老朱一直知道朱允熥私下里又造了个作坊,兵部、工部的人,之前还上书抱怨过这事。说朱允熥办事不厚道,哪能前脚卖给朝廷作坊,自己后脚又造了一个?

  老朱命人调查过,在得知新作坊只是生产一些剪子、菜刀,以及一些农具后,就不再过问此事。

  毕竟,朱允熥给朝廷打制兵器有功,让他赚点零花钱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他没想到,这零花钱竟然这样多!

  “来人!”

  “把二虎给咱叫进来!”

  “诺!”

  不多时,二虎一脑门官司的走了进来。

  “卑职拜见皇爷!”

  “二虎,你给咱说说,咱大孙在城北的新作坊月入多少?”

  二虎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一下。看了看一旁坐着的晋王,心里忍不住埋怨这厮是个大嘴巴。

  三皇孙不过是带着大家赚点小钱钱,这厮咋还四处张扬?

  “回禀皇爷,据说上个月盈利三十多万两……”

  老朱一看二虎这说话的语气,就知道这厮没说实话,不由沉声问道。

  “多了多少?”

  “多了……多了二十多万两……”

  “嘶!”

  朱棡和老朱听到这话,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朱棡在看到账本之时,见到账面盈余三十万两,心里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了。哪承想,这才过去一个月,铁器作坊那边的利润就接近翻倍了……

  老朱就更震惊了,心里暗道为啥朝廷手里的赔钱货,到了这孙子手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就算这孙子有水力作坊,也不至于如此离谱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