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噫,咱大孙成功啦!

第(1/2)页

  老朱在被大孙感动之后,脸色陡然转冷。

  大孙为了大明,连命都豁出去了,那帮奸商竟然还有脸要钱?

  他这个当爷爷的要是不能替大孙守住家产,那他将来哪来的脸面对大孙!

  在老朱这样想之时,大殿内的官员已经跪了下去,山呼吴王殿下贤明了。

  “吴王殿下高义,微臣等钦佩不已!”

  “吴王高义,臣等钦佩!”

  老朱听着众人这样说,心里又生出点别的想法。如果能用这点股份给大孙换来名声,好像也不亏啊……

  正在这时,秦德顺压低声音在老朱耳边说了一句。

  “皇爷,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安庆公主、怀宁公主家皆是做粮商的……”

  老朱听到这话脸色就是一变,他算是搞明白,为何陈宗理堂堂户部尚书,连几个粮商都摆弄不了,还得告到自己面前。

  敢情,这狗东西是给自己挖坑呢!

  一旦自己严厉处置,定然引起几位公主的不满。远的不说,就说安庆公主吧,咱已经把他丈夫欧阳仑给宰了,要是再因为粮食之事斥责这丫头,等咱百年之后,这丫头都不带哭一嗓子的!

  其他几位公主也难缠得很,倒不是她们蛮不讲理,实在是老朱对她们心里有愧。

  老大临安公主的公公乃是李善长,全家都被杀了。

  宁国公主乃是老朱和马皇后的嫡女,自己要是收拾她,等将来到了地下,就该轮到马皇后收拾咱了。

  相对来说,怀宁公主还算让他省点心,但他也不能总可着一个老实孩子欺负吧?

  老朱想到这儿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那逆孙该不会是知道了这事,所以才留下用股份换粮食的对策吧?

  毕竟,这股份就算给了他那几个姑姑,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咳咳!”

  “既然咱大孙已有成算,那就按照咱大孙说的办吧!”

  “对了,咱来之前你们在做甚?”

  “回禀陛下,微臣等在统计城中百姓发病率、死亡率、传染率等等。”

  “都是些什么率?”

  “回禀陛下,这都是三皇孙教我们的新词,是专门用来应对城内天花疫病的。”

  “发病率就是……”

  在解奎的解释下,老朱总算是搞明白这些新词都是啥意思了,简单来说就是统计城里有多少人生了恶疾啊。

  “那你们继续忙吧。”

  “一切都按照咱大孙之前的布置来,不用事事来问咱!”

  老朱撂下这句话,就开始漫无目的地在大殿里散步了,每看到一样新奇的东西,都会询问一下边上的解奎。

  “这个图标是啥?”

  “回陛下,这就是城中百姓发病率示意图。”

  “每一个圆柱就代表一天……”

  “哦哦哦!”

  老朱满意地点点头道。

  “此法不错,这干巴巴的数据一下子就好看多了!”

  老朱虽然不是偏科生,但对于数字之类的也挺头疼。现在看到这种图表,当即如获至宝,琢磨着以后应该全大明推广,那样他看起数据来就容易多了。

  “这些小旗子是怎么回事?”

  “回禀陛下,这是发现病例的里坊。”

  “只要某个里坊爆出病例,就会在该里坊上边插一面小旗子。”

  “哦……”

  老朱闻言笑了笑道。

  “这逆孙倒是生了个玲珑心,这般取巧的法子竟也能想到,哈哈哈……”

  “还有啥新奇的玩意没,一股脑都给咱说说,也让咱知道大孙这些天都干了啥!”

  “好!”

  随着解奎的解说,老朱渐渐在脑海里绘制出大孙这些天的工作情形,以及对每一件事情的应对措施。

  老朱边听边点头,对于大孙的处置他还是非常满意的,甚至有些对策他都想不到。

  “咱大孙还真是天生的皇帝胚子!”

  “好了!”

  “咱也不在这儿搅你们了,你们自己忙着干活吧。”

  “到时候那什么报表统计出来,记得给乾清宫送一份!”

  “诺!”

  众人送走老皇帝后,无不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埋头干活。

  另外一边,陈宗理带着户部兵丁再去借粮之时,粮商们一听可以用吴王名下的商会股份做抵押,无不欢欣鼓舞,踊跃借粮。

  以前他们是生怕朝廷借得多,现在则是生怕朝廷不愿意借,怕他们借得不够多!

  甚至有的人还委婉地示意,之前借出的粮食也不用还了,直接抵了股份吧。

  这让陈宗理非常受伤,心道自己堂堂户部尚书,以大明国库为抵押,竟然还比不上三皇孙搞出来的两个商会?

  “本官有一事不解,三皇孙的股份就那么值钱吗?”

  “哎呀呀,大人您这是说笑啦!”

  “什么钱不钱的,三皇孙如此仁义,我等商贾岂能不效犬马之劳?”

  陈宗理闻言冷笑一声道。

  “呵呵!”

  “那就白送吧,三皇孙一定更开心!”

  阳家粮店的老板听到这话当场就急了。

  “别介呀!”

  “草民也是小本买卖,哪能禁得起这么个送法?”

  “这样吧,之前借给朝廷的小人做主,就不用朝廷还了。只要后续借粮都拿明钢商会和煤业商会的股份做抵押,小人这里的粮食您随便借!”

  陈宗理闻言再次追问道。

  “那你给咱说说,你们为何不信任朝廷,却信任三皇孙的股份?”

  这次粮店老板不敢乱说了,赶忙扔了几句实话出来。

  “嗨!”

  “走马的营盘流水的兵,大人今年是户部尚书,明年指不定您就升迁到别的部了呢?”

  “到时候新官不让旧时债,你让小的找谁要钱去?”

  “然而三皇孙就不一样了,这位主可是简在帝心,迟早要承继大统滴。”

  “而且他那俩作坊的股份值钱哟,现在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

  “他一个作坊生产煤藕,一个作坊打造烧煤藕的炉子,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据说光是每月的分红,每一股都能有一两银子的股息!”

  “此等暴利行当,我等商贾岂能不喜欢,嘿嘿嘿……”

  陈宗理闻言也嘿嘿冷笑了两声,随即冷冷地道。

  “恐怕你们身后的主子也喜欢吧!”

  陈宗理确实有给老朱挖坑的想法,但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京城但凡赚钱的买卖,最大的几家都是他们老朱家的人呢。

  眼前这家阳家粮行就是临安公主家的,原来叫欧阳粮商,欧阳仑被杀后,这才去了“欧”字,改成阳家的。

  陈宗理就是深知这里边的道道,这才找老皇帝抱怨,打算让老皇帝出手整治一波皇亲国戚的。

  只是他没想到,三皇孙那般小的年纪,竟然提前料到了这一点,并且提前做出相应布置。

  如此一来,虽说粮食成功搞到了,但却错过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