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张少主,我劝你认命!

第(1/2)页

  虽说马和心里有点腹诽,但还是老老实实将自己记得的事情说了一遍。

  “奴婢只是记得家在云南昆阳州宝山乡植知代村人,舍妹是今年应该有十五岁了……”

  “这半截狼牙就是信物……”

  马和说到这儿,当即摘下脖子上的狼牙。朱允熥看了看,随后命马和自己画下来,当做寻人的标识。

  “还有别的亲人吗?”

  “有!”

  “奴婢还有哥哥,兵荒马乱中跑丢了,估计就算不死,也跟奴婢一样成了太监吧……”

  朱允熥见马和的脸色黯淡下去,再联想马和以后的功绩,心里也替他感到不值。

  单纯以郑和所立的功绩,封他个公爵都不重!

  “你放心,孤会下令命人寻访,不管你家里有什么人,孤都会替你寻到!”

  马和听到这话,当即“砰砰砰”给朱允熥磕头。

  “奴婢拜谢殿下隆恩!”

  “殿下,奴婢有一事不明,不知该不该问……”

  朱允熥已经猜到他想问什么了。

  “问吧!”

  “殿下,奴婢并未给您立过功,您为何要帮奴婢寻访家人呢?”

  朱允熥闻言淡然一笑道。

  “因为我要让你替我卖命!”

  “卖一辈子命!”

  朱允熥的直言不讳,直接给马和整不会了。

  但也正是朱允熥的直接,让马和的心颤动起来,对朱允熥生出无尽的好感。

  跟着这种人很好,起码死也能死个明白!

  “奴婢能给殿下卖命,是奴婢几辈子的福分!”

  朱允熥将寻访马和家人的事情吩咐给锦衣卫,就继续埋头批阅奏折。

  随着他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苏州的纺织作坊缺织机,需要从机械制造局调配。

  然后,苏州的那帮奸商,见纺织作坊缺机器,又大量地裁人,逼迫苏州城的织工聚众闹事。

  虽说有苏州知府张清来帮忙瞒着,但还是被邻近州府的官员上报朝廷,被放到老朱的案头。

  老朱在看到苏州发生民变后,当场把逆孙叫过来臭骂一顿。

  “咱早就跟你说过,治国要一点点来,不能由着性子胡来!”

  “你以为你有蒸汽作坊,能鼓捣点新奇玩意,就能治理好国家?”

  “屁!”

  “治国治的是人心,治的是衣食住行!”

  “现在苏州城闲着这么多织工,你让他们何以为生?”

  这也是老朱明知道自己被海商集团和文官给坑了,依然选择对海商的走私贸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因为江南数省之地的百姓,靠海贸吃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论是种桑养蚕的,还是纺纱织布的,乃至于街上的贩夫走卒,都跟海商有着莫大的关联。

  因此,老朱一开始就不支持朱允熥跟海商集团作对,哪怕想整治他们,也得等大明解除了外患,再腾出手来收拾这伙内忧。

  老朱啰里啰嗦地骂了一通,见大孙一反常态地老实,竟然连一句反驳的话都没说,登时有点气急败坏。

  “你倒是说话呀,你平时的本事呢!”

  “孙儿等皇爷爷说完再说!”

  “咱说完了,你有什么话就赶紧放吧!”

  “皇爷爷,孙儿有把握压下去民变,这事就不劳您费心了。”

  老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等来这么一句话。

  “你拿什么压?”

  “锦衣卫还是兴武卫,还是你那没练成型的靖海军?”

  “皇爷爷,织工所求者不过是一个工作而已。孙儿抓紧时间多生产点织布机运过去,不就完美解决了?”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道。

  “你说得倒轻松,织机哪是那么容易造……”

  正常来说,普通人家想搞一台织机,少说也得花费几十两银子,两三个月的工夫。

  因为这东西打造起来相当麻烦,不比做个轿子省事。

  但朱元璋突然想到,大孙手底下有个蒸汽作坊,这才将到嘴边的话给止住了。

  “就算你能鼓捣出那么多织机,那你有那么多生丝吗?”

  “有!”

  “孙儿上次在苏州收了不少生丝,还派人到湖南、湖北等地收购……”

  “哦……”

  老朱见这孙子还真做了准备,当即对其挥挥手。

  “滚吧!”

  “注意方式方法,千万别酿成大的民变!”

  “另外,组织挑头的人必须严办!”

  “诺!”

  苏州府,知府衙门。

  几千百姓聚集在知府衙门,排在最前边的一排人,手里扯着巨大的条幅,上书几个大字。

  “严惩奸商!”

  几人身后的百姓则齐声呐喊。

  “俺们要吃饭!”

  “俺们要做工!”

  这整齐的口号,统一的动作,若说没人指使都见鬼了。

  张清来躲在衙门里,透过门缝看过去,见只有几千人,心里顿时放下不少。

  他分明记得昨天还有上万人呢,今天就只剩几千人了,咋看都是好兆头。

  现在张清来对于朱允熥也有不小的意见,皇太孙太贪多贪大了。

  要不说皇太孙一开始就搞出这么大动静,也不至于让苏州商贾联起手来抵制他呀。

  那条幅上说的打倒奸商,其实就是要打倒皇太孙!

  只是他们不敢明着说,怕糟了朝廷的忌讳罢了。

  但即使现在,给他们定个谋反也够用了。

  只是外边几千人,他手里的那点衙役还真不够用。如果激起民变,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现在他只盼一点,那就是皇太孙赶紧来。只要皇太孙带着大军过来,保证苏州城安静得夜不闭户!

  知府衙门外闹事的人非常规律且自律,每天辰时报到,过了下午申时就会自行散去。

  张清来好不容易捱到申时,在众人散去后,这才敢溜出衙门,找自己在苏州城的相好诉苦。

  然而,今天他刚溜出府邸,就被一个人给拉住了。

  这人穿着普通的百姓衣服,但手上拿着的腰牌却分外显眼。

  “锦衣卫?”

  “是!”

  “皇太孙有手谕,让卑职亲自交给张大人!”

  张清来一听这话,高兴得直拍大腿。

  “哎呦呦,总算是等到皇太孙的命令了,赶紧拿给本官瞧瞧,皇太孙有什么好办法了……”

  锦衣卫递给张清来一个竹筒,张清来看了看街道上,见街上还有不少行人,当即退回衙门,躲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拆开竹筒。

  当竹筒被拆开,张清来看到里边的书信时,眼睛顿时一亮。

  “妙呀!”

  “皇太孙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之计!”

  “只是皇太孙能搞到这么多织机么,就算京城的工匠多,短时间内也打造不出这么多张织机吧?”

  虽说张清来心里怀着疑惑,但还是决定按照皇太孙的命令执行。

  皇太孙之所以看中他,不就是看中他听话懂事吗?

  苏州城藏香阁,本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的烟花之地,但最近却挂起停业的牌子,拒绝招待任何顾客。

  原因无他,只因她们被一个豪商给包了。

  自从相好被官府盯上后,张天佑就重新开发了这片非处女地。

  整日倚红偎翠地享受人生,顺便还能站在藏香阁的顶楼,看知府衙门的笑话。

  “少爷,今天街面上的赖八过来询问,明天是不是还照旧?”

  “照旧!”

  “但人数必须得多,如果还像今天似的就三两千人,那他就别想来找我要赏钱!”

  “诺!”

  张天佑打发走手下,又招待了几个心腹,商量了下未来的大计。

  “诸位,明天继续裁员,务必让苏州城人人恐慌!”

  “裁员的事情好说,只是停机的损失太大了……”

  “损失的事情有我呢,我给你们补!”

  “那就没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