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辩论!

第(1/2)页

  内阁首辅高明本以为开完御前会议,严易冒功一案就能定论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本已经被六部九卿集体开会讨论定性的案件,被一篇时文给捅了出来,并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篇文章发表在南京报上,用了一整个版面来报道。

  硕大的标题非常醒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雕版印刷的图画,而且是截取自海上町村地狱图的图画。

  “大明将领屠村上百,这是王师还是鬼师?”

  在这个标题下方,撰文者陈列了一系列事件,某某村屠杀多少人,以及列举了部分惨无人道的杀人手法。

  随后又列举了历朝历代的残暴军队,什么吃人的,挖人眼球的。

  总之,这些军队无一例外都没有好下场。

  最后又论述了一番仁爱的道理,呼吁大明应该加强对军队的管控,以免发生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立时引起轩然大波,引得很多文人争相撰文抨击大明朝廷。

  只是他们的用词比较委婉,哪怕是抨击朝廷也保全了皇家的颜面,一口一个朝中有奸臣,收了驻石见银矿将领的贿赂,这才给他轻轻定罪等等。

  高明看罢文章气得连饭都没吃,连夜带着人就杀到南京报社总部。

  “把你们这儿管事的人叫出来!”

  解奎闻言赶忙颠颠的跑出来,一见是高首辅,赶忙上前见礼。

  “不知高阁老驾到,下官有失远迎……”

  “你是这儿管事的?”

  解奎闻言尴尬的点点头道。

  “算是吧……”

  “本来陛下是想让我培养几个新人,然后将这边的事物交出去。但我一直觉得报社兹事体大,不敢轻易交给别人负责。”

  高明听到这话直接爆炸了。

  “你还知道兹事体大呀!”

  “我来问你,今天这报纸是怎么回事,为啥登出这样的东西!”

  解奎接过报纸一看,只扫了眼标题就明白咋回事了。

  “回高阁老,这事是陛下在潜邸时定下的规矩,对于时政评论文章报社不能禁止发布,而且对于特约评论员的文章也不能雪藏,必须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高明强压着怒气问道。

  “那就容许他们对老夫诋毁吗!”

  “老夫连那狗屁将军姓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收过他的贿赂!”

  “老夫只是本着为朝廷负责,为天下负责,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负责,这才轻轻放过他,给他留了个全尸!”

  “然而,老夫这样做也有错?”

  “还有没有天理啦!”

  解奎听到老高这样说,心里顿时满怀歉疚。

  “高阁老息怒!”

  “下官知道您爱惜羽毛,别说收礼了,连学生的束脩都不收,是咱们大明最清廉刚正的官员……”

  “但报社独立于朝廷之外,甚至连皇权都不能干涉,那也是咱们陛下制定的规矩呀!”

  “陛下说了,只要是大明人,就有权利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这个意见错了,那也是报社和朝廷需要改进,而不是去指责发表意见的百姓。”

  “这叫广开言路,让百姓监督朝廷,监督地方官员!”

  高明听到这儿,怒气已然消了不少。

  他算是明白了,报社就是皇帝陛下给天下人说话的地方。

  这样做好处巨大,哪怕他将来致仕了,也能通过报纸来发表自己对朝政的看法。

  相比之下,自己眼下受的这点委屈真不算什么了。

  但高明依然愤怒难消,指着解奎骂道。

  “好!”

  “既然是陛下制定的规矩,那老夫尊重陛下,不跟你来硬的!”

  “但你得告诉我这个叫罗大嘴的家伙是谁,他凭什么说老夫收了那谁的好处!”

  “老夫必须跟他理论理论!”

  高明什么时候受过这么大委屈啊,当年他可是号称京城第一快嘴的,现在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朝他泼脏水,他不找回这个场子连觉都睡不着。

  解奎闻言一脸为难的道。

  “高阁老,按照规矩报社是要对特邀评论员的信息保密的……”

  “老夫不管,老夫要是拿不到这人信息,老夫今天就睡在你们报社了!”

  解奎见高明摆出这副无赖样,拿他也是一点辙没有,只能回身去屋里拿出一个册子,装模作样的跟边上的几个工作人员道。

  “特邀评论员的润笔该发了吧?”

  “就在这两日吧……”

  “你们把润笔名册统计下,交到我这儿,我现在就给批了!”

  “诺!”

  不多时,几名工作人员将统计好的名单递给解奎,解奎在上边批复了几张,就借口自己肚子疼去了茅房。

  高明一直冷眼旁观,看到解奎走了,知道这是解奎故意留给他的机会,于是乎赶忙上前翻阅,果然翻到了罗大嘴的信息。

  只是看到还不如不看呢,因为这家伙也不好惹!

  罗贯中?

  这老倌不是写话本的吗,没事掺和这事干嘛?

  高明得知罗大嘴真名后并未直接杀到罗贯中家,而是去了杨新炉那里一趟。

  杨新炉已经在小妾的伺候下要睡下了,突然听到门房禀报有个姓高的老头敲门,把他给气得都恨不得放狗咬死他了。

  杨新炉披着衣服,光着脚趿拉着鞋来到会客厅,看到眉头紧锁的老公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大半夜不睡觉,还不让别人睡觉啊!”

  高明无视了杨新炉的抱怨,只是将骂自己的报纸递过去。

  “你先看看这个……”

  杨新炉拿过一看,只扫了眼标题就将报纸扔到一边了。

  “这个我白天看过,老罗写的虽说有点离谱,但大体上还算有道理。”

  “咱大明军队征战海外,还是要注意点方式方法,以及影响的。”

  “如果任由他们滥杀无辜,长此以往这些将领难免会生出骄矜之心,很难说不会重蹈大唐的藩镇覆辙。”

  杨新炉闻言摇了摇头道。

  “你说的只是这篇文章的好处,你就没看到这篇文章背后的坏处吗?”

  “坏处?”

  “这玩意有啥坏处?”

  “不过是一个民间文人的呓语罢了,朝廷爱听不听,就算没人听他又能奈你何?”

  高明再次摇了摇头道。

  “此事坏处有三!”

  “其一,开了民间读书人议论朝政之先河。”

  “若是朝廷因为民间舆论而罔顾国法,对严将军处以极刑,这不仅是对严将军的不公正,更是对大明三法司的不尊重。”

  “其二,大明海外开疆拓土正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