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1/2)页

李震点点头,却说不出话来,因为他要集中精力。

        这确实是练功,八极拳中最基本的练功方法,两仪桩。

        八极拳在后世非常出名,很多名人,比如溥仪,蒋光头,毛爷爷的贴身近卫都是八极门人。

        李震记得当初第一次跟师傅习武的时候就被明确告知: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在八极拳中,练功有很多方式,比如铁山靠、抖大绳、大枪,站桩等等。

        当年李震小学放学之后去练拳,师傅天天让他蹲两仪桩,一蹲就蹲了三年,没教任何招式和套路。

        当时他天天在心里骂师傅,后来才明白那三年让他受益终身。

        第一次比他想象中好,李震估计一下他大概蹲了一分钟左右,已经腿脚酸软,气喘吁吁,稍作休息之后再次开始蹲第二轮。

        秋儿和月儿则好奇的在一旁看着,只是他们印象里并没有谁是这样站桩的。

        ........

        天一亮,京城大街小巷开始活跃起来,大街小巷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人声鼎沸。

        这几天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听雨楼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了。

        近来几日在京城中都成了一股浪潮,若是哪个说起此事还不知道不免会被朋友调笑几句,特别是读书人。

        一为沥血沙场的老将在临终之前写下的铮铮之句,而且是登堂入室的大家之作,情真意切,字字肺腑之言,如此热血而浪漫的事怎会不吸引人的目光呢。

        京中大量读书人都开始在听雨楼汇聚,只为一睹风采。

        一群年轻公子穿过街道,跟着五六位仆从,所到之处人们纷纷让路,有读书人靠在路边议论纷纷。

        转角处,其中一人问道:“这几人是谁,好大排场.......”

        “兄弟你这就没见识了吧,为兄告诉你,那边上青衣公子是京都才子曹宇,是翰林大学士陈钰大人门下弟子........”

        “白衣那个是谢临江公子,乃是京城最出名的才子,今年上元节诗会就是他的词得了魁首。””

        “那另外那两个呢?”

        “其中一个是晏相后人,晏君如公子,另外一个不认得,想必不是京都才子。”

        问话的人拱拱手一脸佩服:“兄弟你懂得真多啊。”

        读书人喜不自胜,得意的回礼:“那是自然,这些才子可都是我辈楷模,记着也是随时勉励自己。”

        问话的人自然是李震,他拱手告辞了那得意的读书人。

        看着一群人离开的方向,那不正是去听雨楼的方向吗!

        李震估摸着这么几天过去了望江楼的老板多少应该察觉点什么,不过他这时候察觉已经晚了。

        刚刚那些人是向着听雨楼去的,又是才子又是名门之后,严昆肯定应付不过来,一不小心要出乱子。

        不过也不着急,李震就远远的跟在他们后面。

        那一行人书生意气,一边走一边高谈阔论,风度翩翩,引人注目,不好打扰他们,只好放慢步伐。

        一边走一边跟季春生聊起来,季春生是潇王手下的帐前牙将,时刻保护潇王寸步不离,而且此时三十多岁,正值壮年,是武力巅峰时期。

        李震看得出他不简单,但也仅限于此,没有真正见过他的本事。

        “季叔,凭你的本事若是真打起来能敌几人?”李震边走边好奇的问。

        季春生一愣,大概没想到李震会突然问这种问题,以前世子可是从不关心这些事。

        他满脸傲气,拍拍腰间挂刀答道:“世子,若是用腰间这刀,只气力未尽,寻常军中汉子三四个近不了身,若是用枪,十人之下也不能。”

        这么厉害!

        李震有些惊讶,要说是普通人他信,可军中之人多少都是练过的,一般一对二就已经非常不利了,何况七八人。

        在李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