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1/2)页

东宫,向来是一个焦点,历朝历代都是储君居所。

        按理来说太子就是未来的皇上,朝臣巴结献媚也是应当。

        但景朝不喜欢东宫结党魅上,很多太子都因此被皇上废除。

        而太子心腹一般都是新朝重臣,但东宫六傅虽然品级高,但往往又多是闲散职位。

        多用来平衡调济,奖励官员,有时起到明升暗降的作用。

        但无论如何,比起其他皇子都大有不同,太子既有宫中府邸,能参议朝政,又能有自己部署,官员,门客。

        一定范围内皇帝允许太子培养自己的心腹,成立自己的部署,但又不能做到威胁皇权的地步。

        毕竟自古无情帝王家,子弑父上位的前例历史上并不是没有。

        说到当今太子就不得不说宫中形势。

        皇帝后宫也是有严苛品级制度的,品级次序分明,等级森严。

        皇后母仪天下,与皇帝同为至尊。

        之下是夫人,一品衔,封号四个,次序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夫人之下为嫔,嫔之下还有婕妤,美人,才人等等。

        故而后宫残酷之处在此,皇帝无论如何宠爱,次序品级若低了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有时只会招来横祸。

        而皇上第一个儿子乃是林淑妃所生,名李承安,封林郡王,当时也几乎被立太子,后来病逝。

        也因在林王丧期,潇王才未被立即册封太子,当时满朝文武都料定林王丧期一过,潇王就会入主东宫。

        而潇王乃是吴皇后所生,名李承社,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加冠册封潇亲王。

        皇帝对其信任有加,甚至到了独统禁军的地步。

        禁军有三支:御林军、武烈军、赤骁军。

        总兵力维持四十万左右。

        一部分拱卫京都,一部分戍守在外。

        有权调令禁军的是枢密院枢密使,也就是当朝大将军冢道虞。

        而既能调用又能率领禁军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掌握兵符的当今皇上。

        而当初潇王却能独率赤骁军扼守北方,权力之大几乎如有圣临。

        潇王也担得皇上信重,镇守北关三年间连续挫败北下辽人,连战连捷,声名远扬。

        为此皇上开口,中书舍人拟写,皇上御画,驳斥司允行的圣旨将赤骁军改名为岭捷军,只为纪念和宣扬潇王在北方赫赫战功。

        回京后潇上朝议政,赐剑履上殿,位列群臣之前,俨然太子待遇。

        可惜万万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