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第(1/2)页

平南王的言论一出,满堂文武都觉得惊艳有理,又仔细考量之后,也无人站出来反驳。

        倒是德公问:“可若没时间等呢?”

        “如今秋收,冬天也快到了,入冬后北方苦寒,不宜用兵,我们有一个冬天的时间来观察,看看女真人接下来怎么做。”李星河回答。

        德公点头,然后执玉笏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平南王之言可行。”

        皇帝点点头,看向冢道虞。

        冢道虞也拱手称赞:“平南王少年英雄,思虑深远,洞察大局,臣也觉得可行。”

        皇帝又看向何昭。

        何昭作揖:“平南王想得周到长远。”

        “臣也赞同平南王所言。”羽承安没等皇帝问起,自己先表态,事到如今,他反对也无用,不如卖个人情。

        皇帝微微一笑,点点头,然后面无表情道:“那此时定下,便尊平南王之言行事,今日所言,星河记得回家之后拟写奏表,上呈中书。

        如今礼部之下的鸿胪寺应重新启用,以应对辽、金之事,尚缺鸿胪寺卿、少卿,既诸位爱卿都赞同平南王之论,朕便让星河主理此事,加平南王鸿胪寺卿。”

        “皇上英明......”众大臣拱手道。

        皇帝又想了想:“不过星河一人也难免应付不过来,所以鸿胪寺少卿也不能空闲,朕记得起初是汤舟为一直支持平南王吧,那便加汤舟为为鸿胪寺少卿,协理此事。”

        汤舟为笑开了花,连连谢恩。

        李星河目瞪口呆的看着右后方灵活的胖子,他什么都没做,就混了个鸿胪寺少卿,不会一开始就打好主意的吧.......

        鸿胪寺说白了就是外交部,古代没有现代信息时代那么重视外交。

        但相应的,鸿胪寺反而更有决策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外交也是如此,交通技术、信息技术落后的时代,总不可能去别国谈判,几千里外打给电话回来问皇帝如何答复吧。

        下朝之后,大小官员纷纷围靠过来恭喜他,讨好奉承的话不绝于耳,只有太子脸色晦暗,不打招呼便径直离开。

        平南王郡王、冠军大将军、新军指挥使、军器监少监本就已十分煊赫,如今皇帝又加鸿胪寺卿,他自然水涨船高,炙手可热。

        李星河随意笑着应付,心里高兴不起来,和众人拱手然后便离开了,因为他拿不定主意如何回应刘旭。金国使节一行人,完颜盈歌看似强硬,身份尊贵,其实好对付。

        反而是处处小心,给人软弱印象的刘旭更难对付,因为就他的经验来看,这样的人心里精明着呢。

        德公出了大殿倒是一脸笑意:“小小年纪,能到你这般成就的古往今来不多,也算一世之杰,不过切记要戒骄戒躁,收收你那轻浮脾气。”

        李星河一笑:“知道知道,下午去不去王府喝茶。”

        “老夫今日本政务繁忙,不过你诚心开口求我,那老夫便屈尊移驾吧.....”

        李星河:“.......”

        我tm没求......

        下午,在阿娇班助下,李星河将自己对付金国和辽国的战略,也就是朝廷所述拟写成奏折,让季春生帮忙送到中书省。

        阿娇见他高谈阔论,对天下局势运筹帷幄,眼里都是亮晶晶的小星星,活脱脱一个小花痴,

        李星河心里却在想,要是没阿娇在,他那点文采写成奏折,只怕要笑掉中书省各官员还有皇帝的大牙。

        .......

        第二日,早朝过后,吏部官员恭恭敬敬给他送来鸿胪寺卿的签印还有官服。

        随后他又和汤舟为一道到礼部之下的鸿胪寺办公衙门巡视,鸿胪寺有十二个常设官吏,平时都没事做,在府衙中无聊逗鸟为乐。

        见李星河来了顿时大惊失色,匆匆忙忙整理衣冠起立迎接,他倒也没责罚,只是警告两句,然后看了官吏名册。

        结果发现这些人中居然有一个叫包拯的!

        重名了吧......李星河心中这么想,也没太在意,只吩咐众人整肃风纪,很快便有事做。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