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第(1/2)页

对方不解的大叫着,不过听不懂。

        “他问为什么。”萧鸿祁翻译,李星河没有回答他,而是对帐篷里的亲兵道:“先把他带下去,单独关押,不要让任何人跟他说话。”

        两人点点头,将人带了下去。

        原因简单,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想要抓住耶律大石,或者说想要筛选出少数人来,最重要的就是一一抓住其特征,而这些特征最好每一种都能筛除大片人。

        李星河这两天想了很久,耶律大石身上可能会具备的特性,最终总结起来:契丹人、极度渴望自由、年纪超过四十、认识辽军高层、认识汉字。

        这些条件是层层递进的,契丹人这些俘虏里有很多,至少三分之二都是。

        年纪超过四十又会排除一大片。

        认识辽军高层再次排除许多人,同时也就是说,来指认的,人人都有嫌疑。

        至于最后的关键筛选特征就是认识汉字。

        辽国高层官员有好几个是汉人,耶律大石执掌辽国南院,南院主管外族事务,所谓外族,最多的就是汉人,然后是羌人,指代辽国南方的南京道和西京道。

        无论是官职还是官场生态,都决定耶律大石必定多多少少懂汉字。

        所以李星河一开始设立举报有奖这个政策,就能筛选出其中极度渴望自由,又认识辽国高层军官的一批人。

        而进入大帐之后,他可以判断大体岁数,询问是不是契丹人,由萧鸿祁帮他判断。

        如果这些都符合,嫌疑已经很大,那就是最后的筛选。

        李星河设下的帐篷和别的不同,他特意让人在前方开两道门,左面的一道在左右和上面三边缝上鲜艳刺眼的红色布匹。

        人天生对红色有强烈的刺激感,会下意识联想到血,所以两道门左右各一,可出大帐的时候会下意识避开红色的门。

        之前的人都是这么走的,那是因为他们不满足最后一个条件——懂汉字。

        两门之间,李星河让人贴着一张汉字写的纸帖:“从左门出,违者重罚”。

        身为战俘,李星河有权随意决断他们的生死,这些人心中惧怕,肯定会顺应,如果能看懂这几个汉字,理解起意思,绝对不会违逆,而是乖乖走左面红门。

        而一旦有人走了左边红门,说明他懂汉字,而且汉文基础不差,那么就已满足他为耶律大石设下的所有词条,可疑度超过八成。

        耶律大石手下亲信故意设苦肉计让其脱身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可他问了一天,没有一人走红门,直到这个。

        “王爷,他就是耶律大石吗?”萧鸿祁问。

        “不知道,不过可能性很大,我们接着问,待会你说话的时候不用这么严肃,让他们没有太多压迫感,这样他们才不会因害怕而出错。”

        “是!”萧鸿祁答应。

        至于嫌疑人,李星河准备让他单独关两天,消磨其意志再加审问。

        .......

        晚上,新军吃上上好牛羊肉,还有人悄悄的把补给船上的酒精偷下来兑了水当酒喝,李星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胜之后庆贺必不可少,不过军纪也不能坏,等他们高兴完了再算账吧。

        第二天,又一天的重复审讯,举报的人少了大半,但他还是抓着另外两个符合所有条件的人。

        又过一天,已经再无人来举报了,如此李星河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人中超过九成概率有人就是耶律大石,他准备收尾。

        下午,天朗气清。

        “你帮我去喊话,就说本王已经抓住耶律大石了,让他部下将领自己出来认罪,说不定能饶耶律大石一死。”李星河吩咐萧鸿祁。

        萧鸿祁点头,带着两个护卫的士兵,骑马向着战俘营跑去。

        果然,喊话没多久,有几十人都纷纷站出来,跪地祈求不要杀他们的南院大王,其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