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第(1/2)页

李星河二话不说,先写手书让魏雨白带一连人走大江东进,带他的命令顶替参林,免去参林之职,让他滚来成都认错,随后有上书朝廷,说参林做法欠妥,已经被他免职,同时请朝廷降职责罚。

        我先把话说完,让别人无话可说,这就是李星河救参林的策略。

        然后先一步把参林放到身边来,这样也没人敢动他。

        ......

        于是到四月下旬,一身风尘仆仆的参林到达成都府,李星河立即安排他住下放松,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全当度假。

        参林也聪明,便开开心心的住下。

        而另外一边,朝中大臣和明州部分官吏正高兴,因为皇太孙从蜀中上表提议惩戒参林,降他的职。

        很多人都觉得皇太孙站在他们一边,参林要倒霉了,不过很快又有消息,参林已被皇太孙派人替换,其人已到蜀中,被皇太孙叫过去“训斥”了。

        聪明点的人已经品出味道了,皇太孙是先打一棍,稳住众人情绪,随后釜底抽薪,把参林保护起来。

        事情到这一步,参林肯定没事了,因为就算拼了给参林弄个重罪,谁敢去皇太孙身边拿人?

        聪明的,识趣的也就停息了,毕竟参林被削了官身,朝廷也下令斥责,把他从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直接贬成游击将军。

        但官身是削了,可差遣没变,依旧是新军海军副司令,光这点有心人就能看出皇太孙的心思了。

        至于那些不懂的,不识趣的,不甘心的,任由他们再怎么叫,都大局已定。

        对于大臣,皇太孙用实际举动让他们无能为力,对于皇上,皇太孙用则释放了信号,皇家是一家人,自然明白怎么处置。

        参林被罚降到游击将军之后,再无动作,甚至皇上还开口说念及参林去年刚在辽东立下大功,罚也罚了,就不要再追究,彻底平息此事。

        听到此消息后,在三江口重病多时的袁家家主彻底失去希望,一命呜呼。

        等风波过去,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到五月初。

        至此,到彰武元年五月,沿海的事情尘埃落定,反对者的所有手段,所有能找到的理由都破灭了,行政推行以及势不可挡。

        慢慢的,经过好几个月的推行,一开始抵触,怀疑的百姓也慢慢切实感受到好处,许多坐拥上万亩田地的大族豪族开始卖地,而且价格越来越低,有些记着分给周边亲戚朋友,总之开始握不住那么多土地了。

        因为田地太多,要交的税也会大幅上涨,等到秋收之前不把手里的地分出去,他们就要大亏了。

        当然,也并不是一下子所有人都有了地,还有些最穷的人卖不起田地,有些田地不是太多的大族则干脆低价或者送给亲戚朋友,土地不再集中于极少数几个家族手中,但还是集中于少数的一部分人手中。

        但至少那些少地没地的,以后再不用担心税收,也不会无条件的服从地主大户,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

        不过对于赋税的影响几何,暂时还不知道,要到秋收才有结论。

        这也是为何李星河一开始不敢动蜀中的原因之一,蜀中是财政赋税大头,要是弄不好整个国家都要动荡的,先以南方沿海诸州试点才行。

        .......

        五月初,李星河收到新军来的手书,这次却是狄至的。

        署名很有趣,居然是狄至也耶律大石,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这便让李星河很感兴趣,大石林牙之才是人尽皆知的,他和狄至英雄所见略同?那就有趣了。

        他和诗语待久了,养成个习惯,看东西喜欢在怀里抱点什么,最好是温软如玉的美人,如果没有抱个酒壶也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