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尚家父子

第(1/2)页

青年是杨承应。

        明朝虽然和朝|鲜是宗藩关系,但对朝|鲜在有些方面是大加限制,比如一些用兵的书籍和重要物资。

        这就滋生了走私贸易。

        就像明廷和草原民族的互市贸易,会有人用低于互市的价格卖给草原民族铁锅、茶叶等一样。

        属于利润很高的行为。

        杨承应就是要敲打这些人,从他们的牙缝抠出一些物资,为自己训练明军奠定物质基础。

        很快,就有士兵从几艘船上搜到火器、铁等大量违禁品。

        看到这些物品被来历不明的士兵搜出来,嚣张惯了的船主开始紧张起来。

        “你……你们想把我们怎么样?”

        船主看到杨承应脸上冷酷的表情,紧张的问道。

        “我说过,只要答应我的这个条件就放行。”

        杨承应笑着拍了拍手。

        这一举动,吓坏了船主,以为杨承应要杀他,身躯一震。

        然而,他想错了。

        一个文士捧着文房四宝走上船来,虽然其貌不扬,但眉宇间一股子傲气。

        这位文士正是宁完我。

        “记载下来。”

        杨承应对宁完我道:“把这些物品记录清楚,如果他不肯,我们就笑纳。”

        “等……等一下。”船主赶紧道,“我答应你们的要求。”

        “可以。记录下来,某某走私粮食四百石。”

        杨承应直接定了目标。

        船主都快哭了,载大量的粮食,就意味着不能载货,回去之后要被主人骂死。

        似乎料到他的难处,杨承应“贴心”的说道:“你主人问起,你就告诉他,如果他还想继续做官就老实一点。否则,我要人有人,要证据有证据。”

        “明……明白了。”船主点了点头。

        用这样的手段,杨承应对来往船只都登船检查,从朝|鲜回来的船只就收银子,去的船只就要求带回粮食。

        所有船只都造册登记,相当于影视剧里的“百官行述”,让那些朝廷大员不敢吭声。

        其实,以前在金州中左所有一部分水军,只是武备废弛,早就名不符实,否则也不会让杨承应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这些走私船只。

        靠着这个手段,银子和米粮像流水一样哗哗的来了。

        到后来,杨承应把这些事情交给宁完我,自己只专注在制定训练计划。

        一眨眼,时间到了七月初三日。

        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五千名京营选锋护送下赴任辽阳。

        结果,由于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极力反对,朝廷从中斡旋,熊廷弼只能在山海关驻守。

        经略、巡抚不和睦的风声也就传起来了。

        “咕噜~~咕噜~~”

        队列整齐的士兵面前,支起一口口大锅,锅里是杨承应花钱买的山羊。

        羊肉的膻味儿在辣椒的辣味掩盖下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羊肉的肉香。

        辣椒在当时属于观赏植物,杨承应把它改成了食用植物。

        由于没人吃它,杨承应采集到不少辣椒,多出来的都让伙夫晒在太阳下面,等晒干了再收起来。

        冬天里,这可是好东西。

        望着羊肉汤,士兵一个个吞咽着口水,脸上写满了想吃。

        这些士兵除了原先辽东军户,还有最新招募的士兵。

        “弟兄们,这些肉还要一些时间才能熟。”

        “在吃肉之前,我先立下规矩。所有人脱下装备,和我一起跑满五公里。”

        “凡是跑满的人,就可以吃肉。没有跑到的人,看我们吃肉。”

        杨承应大声说完,第一个脱掉身上的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