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回 狠狠的打脸

第(1/2)页

水战,最常用的战术是撞击和接舷战。

        撞击是利用船前面的物体,造成敌人船只的巨大损毁。

        接舷战则是靠近敌船后,士兵跳上对方的船只进行白刃战。

        虽然有些船只装备了火炮等,因射程近、威力小而没有改变作战方式。

        随着舰炮威力力增大和舰艇机动性能的提高,接舷战逐渐被战列线战术所取代。

        但,战列线有个前提,那就是火炮射击技术要高。

        不是影视剧里单纯的放几炮,打不打中听天由命的那种。

        为了向松浦信贞、李旦等人展示自己水师的实力,杨承应买了一艘商船,当做演习用的靶船。

        随着杨承应的一声令下,由宁完我在大长山岛组织船工改造的新船——福威号,在耿仲明的指挥下驶出港口。

        船上配备23门火炮,都是从卡瑞克战船上卸下来的铜制红夷大炮。原本的卡瑞克战船成了运输船,只装载货物。

        这艘类似于盖伦船的福威号,第一次采取线列战术,利用水兵纯熟的火炮射击技巧和对风向的把握,对着靶船用炮火射击。

        只绕船攻击一圈,这艘商船就沉入海底。

        随后,耿仲明指挥船只,对岸上随机指定的物体炮击,也是十炮七中。

        如此一来,不管是松浦信贞还是李旦等人,都吃了一惊。

        “好厉害的射击技巧。”

        李旦淡笑着抱了抱拳,问道:“杨帅,您是怎么办到的?”

        “让他们每个人都读书识字,学习算术,了解基本的几何原理,就能办到。”

        杨承应笑着说道。

        听了这个答案,李旦又问:“杨帅这么做,就不怕你手下出逃兵,再把你的秘密都告诉他人?”

        “李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因为担心这件事,而放弃对水师训练的追求,太不值当了。”

        杨承应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口。

        就是和整个东亚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后金没有水师,也没有养水师的必要和地方。倭国的水师,本来技术不高,随着锁国令的出现,水师渐渐没戏。

        李朝的水师更不谈,陆军都没搞明白。

        明朝倒是有水师,但是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财力发展。

        他麾下这些水兵压根没地儿去。

        因此,他不担心投敌的问题。

        “火炮威力虽大,但是近距离作战靠的是武士的勇猛!”

        松浦信贞很明显不想失了面子,“杨帅不介意的话,就让我们在海上较量一番。”

        “可以。”杨承应答应的很爽快,“为了不伤两家和气,贵我两方都不要使用锐利的兵器,可以吗?”

        “没问题!”

        松浦信贞很有自信,自己藩的水师养了这么久,绝对能打。

        双方各派出一艘战船,在海面上撞在一起,然后接舷战。

        然后,就给观看的众人开了大眼儿。

        霹雳营士兵登船后,压根不单打独斗而是结成三到四人的小组,两个人持盾,一个或两个人拿长兵器。

        任你如何哇哇乱叫,他们就是不和你一对一,组成一个个小组把松浦信贞的人一个个赶下海。

        登船后,不是漫无目的瞎打,而是很有针对性的控制船只重要位置,再扫清残敌。

        这让倭国人想起了一段不太愉快的回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