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回 汤若望

第(1/2)页

阿尔瓦雷斯是个精明的商人。

        他口中的“好朋友”,指的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人。

        现在他抬价,也是想借汤若望拿到好处。

        然而,他忽视了一点。

        杨承应知道汤若望的底线在哪里。

        汤若望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是一件没有发言权的货物。

        “如果汤先生同意的话,我可以支持你在金州镇建教堂和传教。”

        杨承应使出了杀手锏,“不知汤先生意下如何?”

        “杨帅这话当真?”

        汤若望心动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杨承应毫不犹豫的答应。

        天主教在外地传教很不容易,在倭国已经遭遇到重挫,很迫切在东亚的其他地方打开局面。

        “不过,我有言在先。”

        杨承应话锋一转,“你们不能借机会描绘地图,也不能行违法之事。倘若违反,我认人,我的刀从不含糊。”

        这话非常的严重。

        很多教徒充当殖民的先锋,以“神”之名欺凌当地百姓,与水浒传里的那些歪和尚没有区别。

        如果遇到这类人,杨承应毫不犹豫举起屠刀。

        “没问题,神也会嫌弃这些人的。”

        汤若望言下之意,就是答应了。

        阿尔瓦雷斯有点懵,没想到被对方看穿底牌。

        事实上,汤若望是给了他好处,请他引荐杨承应。本来想两头吃,却遇到尴尬。

        “杨帅,我带来了几船好货,您要不要看一眼。”

        阿尔瓦雷斯笑着说道:“那些都是我国上等的货。”

        杨承应哈哈大笑:“在我眼中,人才是真正的上等。我有了汤先生,胜过无数的珍奇古玩。”

        “大帅的胸襟真是比大海还广阔。”

        汤若望激动地说。

        谁被这样夸赞不高兴,何况还是同意他在当地建立教堂。

        随后,杨承应又邀请汤若望和阿尔瓦雷斯去女兵营,见识一下女兵的训练。

        当一队队女兵端着燧发枪,在鼓点的配合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出现,汤若望和阿尔瓦雷斯彻底的震惊了。

        “我听说法国王室很不待见燧发枪,就因为燧发枪有诸多弊端,大帅为什么还要训练这么一支火枪队。”

        汤若望不解地问道。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不确定。”

        杨承应笑道:“如果因为不确定而放弃进步的机会,实在可惜。”

        “大帅说的太对了,难怪会有这么庞大的火炮部队。”

        汤若望非常欣赏地说:“您放心,我会帮您铸造有轮子的大炮。”

        “如此有劳了。”杨承应高兴地说。

        对于西方,要提防也要合作。只有学会在冲突中处理事情,才能培养出成熟的外交和处理危机的手段。

        越是害怕越会落后。

        有了汤若望,杨承应相信自己的火炮会更上一个台阶。

        至于后面一系列问题,一步步解决就好。

        晚上,杨承应在公主房里休息。

        公主提起一件令杨承应感到意外的事。

        “我同意汤先生建教堂,完全是因为传教士是西方唯一的读书人,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杨承应躺在床上,看着公主映在梳妆镜里的脸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