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回 转战中原

第(1/2)页

张献忠、罗汝才在成功消灭张令部五千精锐、秦良玉的三万白杆兵之后,开始在四川一带活跃起来。

        先是率军攻克剑州,准备挺进汉中,在遇到贺人龙阻挡,又被迫南下梓潼。

        在梓潼用“打倒番”的战术,击败了新任总兵方国安的川军。

        杨嗣昌逼着郑崇俭派贺人龙南下,可已经上了一回当的贺人龙消极作战,居然在四川“旅游”一番,回了陕西。

        被逼得没办法的杨嗣昌,只得让张应元带着楚兵和从尤世禄那里挖过来的降丁,去对付张献忠。

        又被张献忠打得溃败。

        整个四川被张献忠搅成了一锅粥,逼得杨嗣昌到处调兵遣将,镇压张献忠。

        如此一来,张献忠无形中起到了当年李自成的作用,牵制了各路剿贼的明军。

        杨嗣昌似乎忘了,和张献忠齐名的另一个更厉害的对手。

        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全军随我突击,拿下武关。”

        武关城外,头戴范阳笠的李自成,亲自和干儿子李双喜,率领五百骑兵突击武关外明军营寨。

        镇守武关的明军,已经被杨嗣昌调往四川,在张应元麾下。

        武关的守备非常空虚。

        面对李自成的突袭,明军抵挡不住,溃败而走。

        武关通道打开,李自成率军顺利的进入河南。

        进入河南后,又派人招降四十八个山寨的本地农民军。

        由于李自成名气大,只用一个月时间便横扫当地。

        也因为名气大,不少饥民闻讯而来。

        他们个个骨瘦如柴,说难听点连当炮灰的资格都没有。

        但李自成每打下一座大城,或是杀了一个富户,就会把粮食分给这些饥民。

        久而久之,饥民越聚越多。

        崇祯九年的十二月,聚在李自成身边的饥民已经十万。

        这引起了李过等人的担忧。

        “闯王,饥民太多了。”李过劝道,“不如,把他们都轰走,只留下勉强能当民夫的。”

        “这怎么行!他们为了吃一口饭跟着我们,如果我抛弃他们,天下会怎么看我。”

        李自成不同意,“何况,他们这样子如果被我们赶走,要么被其他义军杀掉、甚至是吃掉,我于心不忍。”

        “闯王……”其他人还想再劝。

        李自成却道:“不要再说了,我心意已决。传令下去,如果不想跟着我,可以自行离开。不肯走的,可以一直留下来。”

        闯军众将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一个士兵跑过来:“闯王,有个叫牛金星的书生,想要见您?”

        “牛金星?”

        “他自称是河南卢氏县人,曾在天启朝中过举人,因被当地王姓士绅诬陷,而被革去举人功名,在卢氏县当差服役。”

        “原来是一位读书人,快请他来。”

        李自成整理了一下衣冠,按着佩刀,激动地等待。

        从崇祯元年算起,他已经起兵快十年了,始终处于被动挨打,一个读书人都不肯投靠他。

        现在来了一个,还是举人出身,李自成很高兴。

        只见刚才的士兵在前引着,一个大约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向他们走了过来。

        男子身上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