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夸官

第(1/2)页

  ——晋.江文学城独发——

  进士名次已出,  众人纷纷回到自己住处。而众人的名次,经过抄录,也迅速传往众人的家乡。

  这一次戚兰和秦遇从宫中回来,  院子周围围满了人,  看到他们下马车,  纷纷说着讨喜的话。

  “秦公子和戚公子当真是文曲星下凡……”

  秦秀生和戚长名赶紧拿出铜钱散发,  钱不多,  大家也是沾个文气,  个个笑的见眉不见眼。

  院子里热闹极了。

  等到其他人散去,  已经是大半个时辰后,  严淮笑盈盈望着他们,秦遇有些不好意思,戚兰则是大摇大摆过去:“严兄可是在等我们。”

  “自然。”

  戚兰哼哼:“有没有吃的,饿死了。”

  竹清笑道:“公子早叫小的备上了,是去酒楼叫的席面。”

  严家虽不是富商之家,  但严家世代居住金陵,  又是书香门第,总归是有些底蕴的。京城的消费对严淮来说不算吃力。

  他们在院子里用的饭,  戚兰说着殿试种种,算是给严淮一些经验。

  当严淮听到秦遇是探花郎时,  眼睛都瞪大了。

  他知道秦遇学问扎实,  平时也刻苦,  但是秦遇是探花郎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戚兰揶揄道:“这要问遇弟在金銮殿上答了什么。”

  秦遇摸了摸鼻子,  在两人的注目下,小声说了。

  周围倏地一静,  半晌,  严淮喃喃道:“秦兄,  你胆子真不小。”

  边患政令,这是寻常能碰的吗?

  更别说秦遇会试名次并不算很好,排在第九十九位,注定不会呈到天子面前,那么就是由大臣批阅。

  尤其是冒领战功一事,更是触到了某些文官的痛脚,这不怪林尚书看到秦遇的答卷时勃然大怒。

  因为这涉及到了文官的利益。

  边关是护国强盾,朝廷每年都会拨大量钱财维护,有金银的地方,就有人垂涎。

  边关的不太平,不仅仅是来自外部,更有内部原因。

  边关小吏舍不得自己性命,上前杀敌,可又想要赏赐,那么只有在抄录战功时做手脚。

  而这件事的背后利润极大,结党营私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其中参与者不知凡几,秦遇贸然提到此,无异于撩虎须。

  秦遇有些窘迫的喝了一口茶,“我心里还有些分寸。”

  严淮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秦遇回头望了望,发现院门紧闭,秦秀生他们也去了别处,这才干咳一声,压低声音说了自己的分析。

  如果会试的题目还不够明显,那么殿试策论题目,就能猜出天子的心意了。

  戚兰愣了愣,随后苦笑一声:“还是有些冒险了。”

  或许有人跟秦遇的想法差不多,但肯定没秦遇豁的出去。

  秦遇看着面前的茶杯,茶水倒映出他的脸。他与倒影四目相对。

  其实还有一点,他没有跟戚兰和严淮说。

  他此一遭,是反向博出位,是一招险棋,疯狂如赌徒。

  秦秀生拿出全部身家买他上榜,跟他一比,都是小孩儿过家家。

  秦遇知道自己名次勉强算个中上,那么要引起天子的注意,就需要“有人”的反常。

  或是震惊,或是愤怒,或是嗤之以鼻,总归心情不是平静的。这样的异常,自然能引的就近的天子侧目。

  而这个人选,是除了阁老们的其他任何一位大臣都可以。

  主要是阁老们太沉得住气。

  秦遇也不是有十分把握,不过是五五开罢了。

  他想的很清楚了,如果他不出众,在翰林慢慢熬资历,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或者糟糕一点,他的文章触怒了某位大.佬,大不了把他打发的远远的,做一个偏僻地方的县令,永远不能回京。

  更糟糕一些,就是让他坐冷板凳,空有功名,却无实职。那他就回老家嘛,好歹也是进士,唔,可能也是同进士,总能把日子过好。

  他把所有种类的结果都想过了,觉得自己能够接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上面只有一位寡母,不用考虑太多所谓的家族荣誉。然后就博了一把。

  但他万万没想过,或者不敢想,他自己能被钦点为探花。

  他眨了一下眼,茶水里的倒影也跟着眨了一下眼。茶水澄澈,可人心终究是不同了。

  严淮打了个圆场,重新调动起气氛,戚兰和秦遇也捧场,三人把酒言欢。

  戚兰跟秦遇碰了一杯,揶揄道:“以后你在京,为兄在外,互通有无。”

  秦遇莞尔:“这是自然。”

  严淮也道:“秦兄且等我三年。”

  “那严兄回去可得好好锻炼了。”戚兰哼了一声。

  严淮笑着连连应是。

  晚上他们没有出门,因为秦遇次日还要去皇宫。

  临睡前,戚兰拖长了调子打趣:“探花郎,明日我和严兄一定会提前定个好位置,一睹你的风采。”

  秦遇哭笑不得:“兰兄,你还睡不睡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