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 明堂三十三层

第(1/2)页

  大巴车前行不久,便看到前方街角无比喧闹,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李世民皱眉向马周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

  马周如实答道:“回太上皇,那里是新房发售现场,围在这里的全是一些富家奴仆。”

  这个回答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新都的房屋都是古今结合的模样,大概可以参照主世界一些景区的仿古建筑。

  虽然同样是以钢筋水泥为骨,但却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木质结构。

  两层的小楼,白墙黑瓦,刷着朱漆的门窗,看上去简洁大方。

  再加上里面配套的水电设施,这已经完全颠覆了大唐百姓对于房子的认知。

  李世民笑了:“哈哈哈哈,朕就喜欢他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走走走,继续前行!”

  如果是换作几年前,对于这样的场景,他还会凑上去看个热闹,但现如今,这些房子能卖多少钱他已经完全不在乎了。ъìQυGΕtV.℃ǒΜ

  就算能卖到一万两银子一套又如何?

  比得了一艘孢子级飞船不?

  都是渣渣!

  金水门、金水路,是横贯新都的一条东西要道,与之交汇的南北干道,名曰中州大道。

  转上了中州大道后,大马车一路向北,远远的,便看到了巍峨的皇城,以及皇城之中那高耸的明堂。

  “臣工部尚书杜一阳!”

  “臣吏部尚书刘大成!”

  “恭迎太上皇、皇上!”

  皇城南大门外,一队官员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待到大巴车来到近前,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李世民走下大巴,向众人伸手虚扶:“都起来吧!”

  “随朕进去看看,这新的皇城!”

  “是!”

  于是乎,参观的队伍又扩大了许多。

  皇城的南大门,名曰朱雀门,此时六门洞开,入内前行千余米,便是那高大的明堂。

  明堂高九十九米,内有三十三层,取三十三重天之意。

  从外部看,整栋明堂采用的是八角楼的设计,自下而上逐渐收缩。

  站在明堂下面,李世民抬头仰望了片刻,突然开口道。

  “朕操!之前看图纸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怎么现在看来,这明堂像个大玉米棒子似的!”

  一旁的工部尚书杜一阳却拱手笑道:“太上皇果然慧眼如炬!”

  “明堂刚建成不久,民间便给它取了个玉米楼的别称。”

  “近些年,玉米渐渐成了主粮之一,活民无数,因此,这别称倒也算得上吉祥。”

  而方二闻言却是瞬间愣在那里,连忙让人把图案拿过来仔细看了看。

  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有点像玉米!

  玛的,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还是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只不过这个问题,显然是得不到答案的。

  在众人的恭维中,李世民率先踏进了明堂。

  明堂内里,第一层便是为大朝会预留出来的场所,空旷的大殿,占地近两千个平方,除了粗大的立柱之外,和一把龙椅外,再无旁的东西。

  向上,共设有电梯19部,六部各三,另一部为皇帝专用。

  除此之外,整座明堂的各楼层也已有了具体职能划分,二到三十一层,同样是六部各五层,为办公之用。

  第三十二层,为皇帝日常问政的场所。

  看完了这里后,杜一阳拱手问道。

  “启禀太上皇,第三十三层如今还空着,不知留做何用,臣也好让人准备相应的东西。”

  李世民却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转身环视一众随行人员。

  “想知道三十三层做何用处,且随朕一观便知!”

  见他这神秘的样子,众人也都被挑起了好奇心。

  乘坐电梯,来到三十三层。

  就在他们走出来的瞬间,所有人都愣在了那里!

  只见三十三层内空无一物,只有一组像是屏风状的东西,被摆成了圆环。

  屏风上,还盖着红色的绸缎。

  “这是什么时候弄进来的?”

  杜一阳有些愕然,他是工部尚书,新都的一切大小事宜,都需要经过他的点头才行,可眼前的这些东西,他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李世民指着那些红绸盖着的屏风笑道:“此物,是朕命内侍赶制出来的,为的,便是给诸爱卿一个惊喜!”

  “想知道那红绸下面盖的是什么,上前将其揭开便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