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德妃娘娘

第(1/2)页

魏珠战战兢兢地接下了给荣妃送金刚经的苦差事,他一路上心惊胆战地走着,脸上满是苦涩。
  魏珠心里暗自思忖:“这趟去荣妃宫中恐怕是凶多吉少啊!以荣妃那善变的性子和暴躁的脾气,我多半要遭到一番冷嘲热讽、恶语相向……”
  然而事已至此,魏珠深知自己无法退缩逃避。
  他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荣妃这个女人虽然有些脑子但不多,不仅如此,她那易怒易爆的坏脾气更是让旁人避而远之。
  尽管如此,荣妃仍然屹立不倒,因为她乃是跟随皇帝时日最长的嫔妃之一。
  皇上知道她的性情,却因为念旧对她百般包容忍耐。
  若非皇上有意维护,就凭荣妃那单蠢的行径,以及找贾珹麻烦的行为,所受责罚岂能仅仅只是罚抄经文这般轻松了事?
  不出所料,当魏珠抵达荣妃寝宫并传达完皇帝命令她抄写经书时,荣妃立刻面露不悦之色,甚至差点将白眼直接翻到天上去。
  显然,她心中的小宇宙已然爆发,正酝酿着一场风暴呢!
  魏珠心中暗自庆幸:“好在荣妃只是翻白眼并未将茶杯砸向自己!”
  传完了话,魏珠落荒而逃,而荣妃遭罚之事却如疾风一般迅速传遍宫内,成为众人口中的谈资与笑柄。
  宜妃听闻此事后,笑得格外肆意。
  当宫内小太监向她禀报时,她笑的停不下来,“荣妃那蠢货,经他人稍加挑唆,便迫不及待地出手。
  她也不想想,皇上为何会册封一个年仅六岁的孩童为瑞安伯?必定意味着这个孩子有着非凡之处。
  荣妃实在愚不可及啊!真不知皇上如何能忍耐得了她,想必仍顾念旧日情谊吧。”
  宜妃撇了撇嘴,觉得有些酸溜溜,皇上对荣妃还真是好!
  荣妃曾为康熙诞下众多子嗣,但最终仅余一子一女在世。
  康熙之所以对荣妃如此宽容,或许也是认为荣妃因丧失子女过多而精神失常所致。
  一个病人,康熙不会太过计较。
  他内心深处始终觉得对荣妃有所亏欠。
  宜妃吐槽完了荣妃,又开始思考是谁在算计荣妃,惠妃或者德妃的可能性大一些。
  惠妃因为儿子远在边关,一直吃斋念佛,估计不会那么快就反应过来去算计荣妃,那就只能是那阴险狡诈,最会装温婉的德妃了。
  宜妃一想到德妃就忍不住冷哼一声,她们两人可算是老对头了。
  宜妃给自己立的心直口快的直爽人设,而这种人最容易被德妃那种温婉体贴的绿茶白莲花克制。
  宜妃和德妃总是打擂台,但德妃总是更胜一筹。
  因此宜妃看德妃处处不顺眼,只要哪个妃嫔被算计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妃,她觉得德妃这人十恶不赦。
  这两个老对手,一个把对方看做白莲婊,另一个把对方看做汉子茶,反正都觉得对方不是好人。
  宜妃在宫中笑话荣妃,还觉得是德妃的算计,德妃那里也在笑话荣妃,还觉得是宜妃蛊惑荣妃做的。
  不过德妃表达的更含蓄一些,“荣妃也真是的,怎么年纪越大越像个孩子似的,跟一个六岁小儿生什么气呢?
  实在有失风度,抄一抄经书也行,让她静静心,有点长辈的样子。”
  德妃仔细询问了御花园发生的事,猜测是宜妃那个阴险狡诈的人撺掇荣妃去御花园找茬的。
  毕竟这么粗糙的计谋,也就宜妃能想出来了。
  德妃不屑一笑,宜妃和荣妃这两个人的脑子捆一块,都敌不过自己。
  也不知道那些满族贵女到底怎么培养的,全是缺心眼。
  德妃自怨自艾起来,她要不是出身包衣世家,也不至于当了那么久的奴婢,吃了那么多的苦。
  如果她出身满族大姓,现在说不定都是皇贵妃了。
  那她也不用一个又一个的生孩子,再把孩子送出去,才能得到一个小小的妃位。
  德妃想到过往遭的罪,心有不甘,凭什么那些蠢货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她付出所有才得到的一切。
  她就要让大家看看,包衣出身也能当太后,她要把所有八旗贵女踩在脚下。
  德妃眼中满是野心,随后又恢复了温婉和蔼的模样。
  小太监还在继续禀报,说雍郡王被封为了雍亲王。
  德妃笑意盈盈,给小太监看赏后,回屋里偷着乐去了。
  她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认这个大儿子,但对他也是有所关注的,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能不心疼呢。
  只是为了得到佟家的支持,她不得不和大儿子划清界限。
  她知道自己对胤禛越冷淡越坏,胤礽才能得到佟家的支持和皇上的怜惜。
  德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