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元春面圣

第(1/2)页

贾家的影帝影后一心想着面圣,梁小六心思机敏,赶忙差遣小太监前去探听圣上是否仍逗留在太后宫中。
  果不其然,梁小六颇具远见卓识,此时皇帝已然返回乾清宫处理政务。
  得到消息后的贾珹当机立断,领着元春直奔乾清宫求见圣上。
  此刻,康熙帝正全神贯注地翻阅奏折,但其中不少大臣所呈递的折子尽是些空洞无物、废话连篇的陈词滥调,令康熙不胜其烦。
  这些由国家悉心栽培出来的股肱之臣,每日呈上的竟是如此糟粕,着实令人恼怒。
  更可恶的是那名刘记不住名字的御史,竟敢于朝堂之上公开诋毁珹哥儿,仅将其处以斩立决实在太过仁慈,非得凌迟处死方能解恨。
  然而这般惩处似乎尚显不足,康熙帝决定查阅一下其他朝代的刑律典章,好给这位刘御史好好地上一课。
  “梁九功啊!你速去查找一番秦朝与明朝的刑罚,尽快呈报予朕过目。
  此外,传令给王子腾,命他派遣人手严密监督捉拿刘御史一家老小及其亲眷族人。
  务必确保诛尽十族,将其一网打尽,一个不漏。”
  梁九功不禁在心中为刘御史默默哀悼,这家伙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下场忒凄惨了。
  看来他死的应该不会太轻松。
  康熙话音刚落,贾珹就跑了进来,一点也不见外的问道:“皇上,谁家要诛十族啊,为什么呀?”
  贾珹边说边靠近康熙,并且熟练的靠在了康熙身边。
  贾元春见此情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
  通过眼前所见所闻,她对于贾珹所受的宠爱程度有了一个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她深知,凭借着皇上如今对贾珹的宽容与宠溺,自己必定能够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机,甚至可能一飞冲天、平步青云。
  她暗自庆幸自己拥有聪慧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当机立断地前来寻找堂弟。
  当然,她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获取到这一关键信息,也得益于她手中有钱。
  在宫中,她长期担任散财童女的角色,通过金钱的力量,她成功地获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情报,避免成为一个耳聋眼瞎之人。
  此刻,贾元春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她开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位堂弟,进一步赢得更多的恩宠。
  她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自己未来在后宫中受尽荣宠、风光无限的模样。
  在她的想象中,自己将成为宠妃,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和尊贵地位。
  甚至有可能成为太后!
  康熙看着贾珹,眼睛里只有他,仿佛跪在地上的元春和抱琴二人是空气一般。
  他温柔地回答着贾珹的问题:“珹哥儿啊!那刘御史实在是罪大恶极,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诋毁于你。
  想你对我大清江山社稷所立之功,可谓功勋卓着、彪炳史册。
  可这等跳梁小丑却不知死活地信口胡言,朕岂能容忍?自然要为你讨回这个公道!诛他十族。”
  贾珹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惊。
  这古代的连坐之法,当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刘御史骂他有没有罪另说,单就那些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家人而言,实在是太过无辜。
  尤其是刘御史的朋友们,恐怕更是冤枉至极。这种连坐刑罚,未免也太残忍了些。
  贾珹虽然算不上什么圣人君子,但也不是滥杀无辜之人,在法治社会待久了,他心里还是有一条红线的。
  他奉行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在现代他遇到的键盘侠还少吗?可大多数都是一笑了之,谁还能跟疯狗计较。
  他实在不忍心因为别人的几句辱骂,便断送这么多人的性命。
  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刘御史真的犯了错,只需惩罚他一人即可,何必牵连众多无辜之人呢?
  贾珹觉得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立人设立的太成功了,把康熙弄得神魂颠倒,所以仅仅是有人辱骂了自己,就让他如此大动干戈。
  贾珹对自己造成的效果很满意,但是也不想造孽太多,他怕影响他以后追求长生的路。
  贾珹确实满肚子阴谋诡计,不愿意付出真心,可他不是一个杀人魔。
  这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觉很糟糕。
  于是贾珹十分真诚的劝说道:“皇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