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003章开卷考试

第(1/2)页

赵卫东漫步来到学校,河西中学果然是记忆中那个的样子,河西小学与河西中学都建在一起,建在一片山坡上左边一排单层青石花岗岩房是河西公社小学,有十个教室,有一年级到五年级各一个班,其余作老师办公室等。

        右边排是河西公社中学。

        也同样是一排单层青石花岗岩房,同样有十个教室,当中有两个蓝球场,一边属于小学的一边属于中学的。

        由于地形的限制,同时也为了方便中小学生上体育课。

        学校公厕建在两排教室的正中间,而且还是高一层,只是经常有不好的味道飘到教室去。

        引发同学们不少的议论。

        赵卫东还没有走到学校,远远就传来阵阵清脆的朗读声,估计这都是小学的教室传出来的。

        上早读课。

        走着走着,赵卫东忽然意识到,穿越之后的第一个难题出现了,他考上大学后,就在外地工作,而班上同学基本上是农村的,同班同学中只有自己一人考上大学,三十多年没见面,多数的同学不仅连名字都不记得了,而且连相貌都模糊了。

        若是连天天在一起上课的同学都不认识。

        那自己可就有些杯具了。

        还好多数老师的印象还很深刻,都没有忘掉,模样也基本清楚,这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赵卫东记得初二班的教室肯定在右侧,具体那一间倒是有些模糊,但门上都有写,问题不大,就是座位已经记不清了,因为每年都要排一次座位。

        赵卫东心想解决这个问题倒不难,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站在学校操场上等一会,肯定会碰到熟悉的同学,自己不认识人家但人家肯定认识自己,一起进教室,第二个办法就是迟点进去,全班空下的座位就是自己的。

        因为自己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座位从来都是前三排。

        “卫东,你小子怎么来得比我还早。”

        赵卫东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已中学的多年同桌严传明,一个年龄也比大自己两岁,但个子跟自己差不多,理着小平头的,长得有些瘦小的少年。

        一路向赵卫东跑过来。

        虽然已经三十多年没有见面,赵卫东还是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不一会儿,上课的铃声响了,卫东拍拍严传明肩膀说:“走,我们回教室,参加考试去。”

        “好吧,我们走。”严传明笑着说。

        到了教室内,赵卫东看到第二组第三排有两个空座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座位,走到课桌旁,他又有意走慢了步,让严传明先进入座位,肯定那剩下的那个位子就是自己的,赵卫东把书包放到课桌上,一转身,在木椅上坐了下来,扭过头问严传明:

        “传明,今天考什么?”

        话音还未落,语文课任老师谬老师来到教室,他把手中一叠试卷放到讲台上说道:“上课。”

        这时班长张忠财大声叫道:“起立。”

        谬老师说道:“同学们好!”。“老师好!”同学们齐声回答。

        “坐下。”谬老师和蔼的说道。

        同学们齐齐的坐下后,谬老师接着的说道:

        “今天既是初二下学期未考试,又是初中毕业考试,今天的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是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答题。”说完谬老师就将讲台上试卷,分成四叠交给四组第一排的同学,交待说:

        “同学们留下自己的试卷,其他的试卷往后传。”

        谬老师的话音未落,下同学的声音“嗡”的就响起来,很多同学在小声讲着话,有一个同学大声说:

        “谬老师,张铁生交白卷是英雄,我们能不能,也不要考试?”

        谬老师好象是没听到一样,继续说道:

        “请同学们认真考试。”

        说完就走出教室,赵卫东转过头来问严传明是怎么回事。

        严传明有些奇怪的说道:

        “你怎么忘了,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号召全校师生学习张铁生的反潮流的英雄行为,并组织讨论,你想,交白卷成了英雄,我们还考什么书呀。”

        听到这里,赵卫东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一段记忆马上清晰了起来,并且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学校也在前些时间,传达了一份上级的文件,主要的内容是,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有一名中学女生叫张玉勤,她在一次外语考试中,在答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国家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作中国人!老师在她的答卷上批注:马振扶有个张玉勤,不学外文想成神……。

        面对老师的批评,张玉勤思想压力很大。

        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