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015章有备无患

第(1/2)页

“嗯,这个办法虽然是不错,一般的情况下也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要严格起来,还是有毛病可挑,到时候会不会成为,不让我们回省里的借口?”

        叶军豪还是有点犹豫的说道。

        叶军豪自然有不少的担心,关键是他所处的时代,政治运动中,不少的野心家打击报复,搞得人人自危,利用群众斗群众,使得每个人的缺点,都被人拿放大镜来观察,无限上纲上线,否则怎么会出现,今天你是领导人。

        一张组织介绍信下去,你就成为工人、农民。

        而且是没有人能反抗,叶军豪也怕,没有按通知书精神,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就是自己的罪过。

        将会影响未来,因此在犹豫着。

        赵卫东也在思考着,他想到国家社会并没有经过,真正启蒙运动的洗礼,所以也缺乏真正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有些耳熟能详的主流话语。

        乍一听理直气壮,深究一下却十分荒诞。

        比如前一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看起来义正词严,实际却本末倒置,在这里,形式大于内容,外在标签高于内在本质。比如,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种说法笼统看来,似乎十分高尚美好。

        但实际是简单粗暴的形而上学。

        应该合理划分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范畴,该是个人的合法利益就要保护,该是集体的利益就依法维护。

        由每个体才能组成集体。

        不能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牺牲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而恰恰相反,应该最大限度维护个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

        每个人都是价值主体,绝对不是别人或社会的工具。

        个人的自由个性,在任何社会都应该具有,不可超越的价值,应该得到最广泛的尊重,那种凭借所谓公共意志,集体利益,全局需要等字眼,无原则、无条件、无代价要个人牺牲一切,包括情感,生命,灵魂,良心,都值得警惕。

        这是这个时代给,许许多多的人造成的心结。

        因此赵卫东对叶军豪的,犹豫和彷徨也理解,他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干爹放下包袱坚定信心。

        于是赵卫东对叶军豪说道:

        “干爹,你觉得运动还,要多少年才会结束?”

        “从目前的现实和发展情况来看,这场运动我看没有五年、十年是结束不了,甚至是更长时间。”

        叶军豪十分沮丧的说道。

        “干爹,我不这样认为,你们应该知道这场的运动是谁发动的吧,是首长发动的,你们知道这一场的运动冲击了多少人吗?有多少的党政军领导受到冲击和被打倒吗?这场运动涉及面广,波及的范围广,牵连的领导干部也很多,这就注定了这场运动,不可能继续太长时间。”

        “由于首长崇高的威望。”

        “首长在世的时候,运动是不可能很快结束,因此首长的健康状况,就将决定运动是否结束的关键。”

        赵卫东从源头进行引导分析。

        因为他很清楚,明年国家的三巨头,都先后离世,他们发动的这场政治运动,也就自然结束了,几年后很多的下放干部,多数都重新安排工作,多数都官复原职,就是没有恢复原职,也安排相应的岗位。

        自然叶军豪也就回到省里工作。

        只是还要等两年才行,赵卫东很清楚,干爹前世是七七年官复原职回到省里工作的。

        只是现在干爹什么也不知道。

        “东东,照这么分析还是有道理的,算了,也不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了,就按东东说的办法办,我考虑还是用供销社借用的方式比较好,进退自如,上面提出下放目的是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供销社也属于工的范畴,可以说得过去。”

        “再加上国钧是主任,下放鉴定方面也完全没有问题,我同意这个方案,国钧你的意见怎么样?”

        叶军豪也知道,首长已经是八十二岁高龄的人了。

        身体健康状态也不是太好,可能真的象赵卫东分析的那样,运动真的不会继续太长的时间了。

        他顿时信心大增,当机立断说道。

        “军豪,你能下决心,我会全力配合,我意见是最好不要采取借用的方式,争取就办成转到供销社下放,大队的工作我来做,另外我回去开个班子会,统一思想,并调整好办公室与安排住宿,办好后我来通知你。”

        赵国钧果断的说道。

        “国钧,你这样安排很好,我完全赞同,我们全家就等你们的好消息。”叶军豪非常高兴的说道。

        “军豪,那我们就先走了,嫂子,小倩茹再见。”赵国钧告辞道。

        “叔叔、哥哥,再见。”叶倩茹也高兴的道别道。

        赵卫东和赵国钧又一起,骑着自行车往回骑去,一路上他想到了,老爸上世因为长期高血压,后因脑溢血而离开人世,估计现在还没有得这个病,在赵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