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0053章惊心动魄

第(1/2)页

赵卫国看了一下,这一块田最低的地方,一般都是泥鳅最集中的地方,他认真观察一下,发现左前方有一块地,与其他地方有点不一样,他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此处地比其它地方软一点,可见这个地方是水最后干掉的地方。

        于是他就从这里开始挖。

        果真泥鳅多了不少,有的泥鳅都是一窝一窝的,赵卫东也记起来,小时候从抓泥鳅开始。

        泥鳅慢慢的一年比一年少。

        主要是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推广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农药化肥使用越来越多,后面更是出现了不少人主动用农药毒魚、毒泥鳅等现象很多,后来河里的魚、田里的泥鳅黄鱔也就越来越少了。

        关于毒魚,赵卫东小时也亲历过。

        有一次听说有人在河里毒魚,很多人都到河里捡鱼,赵卫东也跟着去捡鱼,那时候河里的鱼非常多。

        毒鱼的药水流到那里,那里就死鱼一片。

        那真是满河都是魚。

        据说毒河那几个人,就自己捞了好几百斤魚,当地还有很多的人也都去捡魚,都捡到很多魚,听说一直毒到很远的地方,赵卫东也回家,拿了一个塑料桶去拣鱼,河里到处都是拣死鱼的人,捞被毒得快要死的魚,最后捞了快一桶各种各样的魚。

        到河里拣鱼的人。

        每个都拣了很多的鱼,拣十几斤几十斤的人,可以说很多,就是赵卫东也拣了十几斤,听说厉害的人甚至拣了上百斤。

        可见这个时代野生的鱼,多到什么程度

        长大才知道毒鱼的行为。

        是对鱼类资源是毁灭性的破坏,难怪后世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小时候也曾向大人学习,虽然大河不敢去毒,当然就能去小坑去毒了,当然这也受条件限制,父母亲是不可能给钱去买农药的。

        赵卫东也属于近水楼台。

        父亲在供销社工作,农药也是供销社销售的,因为大人是买农药毒鱼,可是并不是什么农药都敢用。

        剧毒的农药拿去毒鱼。

        那无疑等同于自杀,自然也不敢随便用农药去毒鱼。

        可是知道什么农药,是高效低毒的平常人并不知道,只有供销社的人对农药最了解,因此他们为了毒鱼,就专门调进了一种农药,这个农药虽然可以用于灭虫,可是用于毒鱼效果特别好,而且据说只是让河水,降低融氧量,而造成鱼缺氧昏迷,只要过几个小时,鱼就会活过来。

        而且对人也没什么毒害。

        因此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就悄悄用这个农药去毒鱼,据说他们毒河一次性就用了三瓶的农药,只是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好,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毒鱼的。

        其实这种农药的名称,就叫做《鱼藤精》。

        当时赵卫东看到。

        那些叔叔伯伯们,毒鱼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也就想方设法去套这个秘密,可是大人都不肯讲,最后是跟自己关系很好的,小周叔叔告诉了自己,可是到农资门市一问,每瓶《鱼藤精》售价是265元。

        当时赵卫东存的零用钱。

        根本不够买一瓶的《鱼藤精》,为了凑足这个钱,赵卫东就经常用周末,去砍了很多次的小黄竹,卖给供销社好不容易才凑够。

        买《鱼藤精》的钱。

        他马上就买了一瓶回来,于是就开始了他的毒鱼行动。

        因为这个农药的价格,对赵卫东来说,还是很贵的,因此他也特别的珍惜,一瓶的《鱼藤精》用了一两年才用完,平常抓鱼虾经常去把小坑的水盘干了,再去抓鱼虾。

        有些坑比较大。

        自已和弟弟两个人,都盘不干的话,就只能用《鱼藤精》来对付了,经常都是用一瓶盖两瓶盖的。

        效果很不错,只要把缺氧昏迷的鱼。

        捞起来放到干净的水里。

        鱼基本上都能活过来,此时赵卫东想起来,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当然现在他是很明白的,就是毒性不大,对人危害很小,可是经常毒河,还是会大量消耗资源的,过去还是有经常有听人毒河的。

        那就不可避免破坏鱼类资源。

        其实田里的情况也是如此,还还不是毒鱼行为造成的,主要是因为在农业上,大面积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

        每次农田打农药。

        都会死掉很多的泥鳅黄鳝。

        而且早期使用的农药,毒性都非常大,对田里的各类益虫也是无差别的杀灭,因为益虫没有了,那病虫害就更严重,也就要使用更多的农药,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自然生态也就被严重破坏。

        只是现在,破坏还不算很严重。

        早五六年前,田里的泥鳅黄鳝都很多,刚开始学会抓泥鳅的时候,经常抓到一窝的泥鳅。

        有时一窝都有十几二十条,大大小小的泥鳅。

        当然更多的只有几条一窝的。

        可现在最多的只有几条,多数的是一窝只有一条,赵卫东的这一块地方泥鳅也就是特别多,就把赵卫国也叫到这边来挖,赵卫东把稻茬挖开,叶倩茹就马上提着桶去,把在田里蹦蹦跳跳的泥鳅,一条条抓到桶里去,有时一只手抓不住就两个手一起抓。

        由于太阳比较大。

        刚到了田里时,就已经开始冒汗了,现在更是多汗,还不时用手擦汗,几个人都搞得脸上和头发上,都沾了不少泥。

        衣服上就更不要说了。

        两个兄弟负责挖泥鳅,叶倩茹负责装泥鳅,一下子跑过来,一下跑过去,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泥鳅多,叶倩茹也就成了最忙的人。

        花了好长时间,终于这一块风水宝地挖完了,有很大一片田都被翻了过来,还好收获不错,估计挖到泥鳅有四、五斤,还有十几二十根的黄鱔,大家收拾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