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0055章社会实践

第(1/2)页

这一天,赵卫东刚到教室,就听到同学们正在,叽叽喳喳说着话,他在座位上刚坐下来,现在已经坐到第四排的,严传明就跟赵卫东说:“卫东,你知道吗?听说公社防疫站已经跟学校提出要求,要我们全班同学参加全公社的,生猪瘟防疫工作。”

        赵卫东认真问道:“已经确定了吗?”

        “听说已经确定下来,估计今天上课,就要宣布这个事情。”严传明神神秘秘的说道。

        赵卫东记忆中。

        确实有关于社会实践的记忆。

        听严传明这么一说,也慢慢浮现出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一段时间,全国有不现地方,出现猪瘟传染病流行,出现了比较多的猪因猪瘟死亡,各地疫情有扩大的驱势。

        因此上级防疫部门,下达了全面防疫计划。

        要求所有的可能的疫情传播区,进行全面防疫,预防针要打到每一头猪,而且要在最短期的时间内完成。

        可是河西公社防疫站。

        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公社,十六个大队集体和个人,猪的防疫工作是不可能的,无奈之下,只能向学校求助,请求支援。

        果然,上课时间来的不是课任老师,而是班主任陪同吴校长,还有防疫站的李站长,几个人一起来到班级,先是班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吴校长和防疫站的李站长,接着就是吴校长向同学们宣布,学校决定让学校高一班的全班同学。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防疫站做好,全公社的猪瘟防治工作,学校也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刚开办高中部,之前的高中都是到县城里就读的。

        赵卫东很清楚。

        虽然自己班级,有不少年龄小的同学。

        可现在学校高中部,就只有自己现在这个班,就是赶鸭子上架也得上,当然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年龄还是比较大的,最大的一个同学足有二十四五岁了,同时介绍了参加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

        就是帮助防疫站打预防针。

        要求同学们都必须积极参加,此项的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在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动员结束后。

        就是由防疫站的李站长,给同学们进行,短时间、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一个是介绍猪瘟传染病流行特点,传染病暴发的严重后果,对猪瘟传染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注射猪瘟疫苗。第二是介绍活动需要使用的工具及药品,使用的工具就是注射器,这个注射器与同学们平常在医院看到的注射器并不一样,大家在医院看到的注射器是玻璃管的注射器,而兽用防疫注射器。

        功能与医院使用一样。

        但兽医用上主要在防摔功能上的加强,除了针管用玻璃管,其余全部都是金属的,可以说是金属注射器。

        防疫药品就是一种。

        就是猪瘟疫苗,还有就是稀释疫苗的蒸馏水。

        关键就是使用的技术的掌握问题,如何使用,在使用中的技术要求,还有注射的部位就在,猪耳朵后面的耳窝处等等。

        下午就是全班同学,用了一个下午进行模仿实践,进行快速注射练习,互相交流经验,防疫站专业人员现场纠正,经过半天练习,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技术要领,成功注射的概率应该在八成左右。

        由于时间很紧迫,也只能做到如此程度。

        因此决定第二天就开始行动,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个防疫小组,每一个防疫站兽医师带一个组。

        每个小组负责八个大队的防疫工作。

        开始进行正式的防疫工作。

        最后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有自行车的全部带来,明天上午八点准时在公社防疫站门口集中,同学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都显得特别兴奋,说实在话,学校的社会实践还是不少的。

        小学的时候盖新学校。

        操场基本上都是,全校同学挖出来的,至于一、二年级有没有参加,赵卫东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他是记得很清楚。

        自己还是参与挖了两年,当然出不是天天挖。

        而是各班级轮流挖,从山上挖出来的土,就填到操场外面,不需要运到其它地方,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其他的劳动课则是各种各样的劳动,在夏收秋收时节,就去拣稻穗,做到颗粒归仓,这个劳动主要是低年级的劳动课的劳动内容。

        至于到年龄大一点后的劳动课。

        就是参加春季的插秧,赵卫东同学中还出了一个奇才,才读初中的时候,插秧的速度超过了成年人。

        据说一个人一天,能插五亩的秧田。

        太惊世骇俗了。

        就是很多成年的社员也做不到,确实在同学们参加插秧劳动的时候,杨胜才同学可以说是一骑绝尘,跟本不是同学们可比的,只是其余的同学也都是农村的,从小也就参加田间劳动,插秧的速度也不慢。

        只是无法跟杨胜才同学相比而已。

        当然速度最慢的,就是赵卫东自己了,他不仅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又是干部家庭,从小没有参加过田间劳动。

        只是偶尔有种种菜砍砍柴。

        但跟其他的同学相比,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还好参加插秧的老师们,他们干农活的时间也很少,插秧的速度也都比同学们慢,这也就不至于让赵卫东,比老师差得太多,还好其他的同学会帮帮忙,你帮助插两行,他帮助插两行,这样就不会太拖后腿。

        当然也经常被同学们开玩笑。

        由于插秧的速度慢,大家都把自己的一畦秧插完了,自己的一畦秧还没有插一半,有的同学就恶作剧。

        把自己后面的一段秧苗都插上。

        把赵卫东封在田的中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