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0271章音乐欣赏

第(1/2)页

音乐欣赏在最初阶段,主要靠感官对音响的感受,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节奏,起伏的响度等等。

        都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欣愉。

        一个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响爱好者,大都有这样的感受,首先追求的是音效,一开始用音响器材来重播音乐,是聆听比较音响器材,对不同的重播效果比如节奏、音色、动态等等。

        这些关于音响的概念涉及教多。

        至于什么内容、复调、赋格、对位,什么是塔兰泰拉,什么是奏鸣曲式,统统不知道。其实不完全是一部份音响爱好者不知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乐理概念。

        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是主动积极的。

        你要有自身的体验,这种音乐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按图索骥的音乐欣赏指南,仅仅是协助你加深这个体验,如果想仅凭一本小册子或几篇类似这样粗浅的文章,就能学会欣赏音乐,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音乐指南介绍,只能告诉你怎样去欣赏音乐。

        如果你连一点点音乐的内心体验都没有。

        那些介绍指南读得再多也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教你如何在心中,涌出激情或产生欣愉,悲哀或忧愁。

        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在。

        那近乎晦涩的音乐,让大多数人听起来,宛若天赖之音,可有人听出的梦呓和静穆,这没关系,你的素质和阅历驱使你这样,可如果你面对什么样的音乐都无动于衷。

        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音乐不是调味品,尽管它可以拿来调节气氛,但它绝不是调味品,可现在很多人却把音乐当作调味品。

        似乎音乐是一个高档神奇的调味品。

        商店开张、大宴宾客、红白喜事音乐就象餐厅的胡椒。

        当音乐那神奇的声音响起,它确实可以改变一切,它可以顿时让你肃穆,也可以让你欣喜万分,也可以一下子就让你忧郁没落,音乐这种巨大的感染力确实非常神秘,但你千万别去把音乐拿来当装饰品。

        这里放一首通俗歌曲,那里来一段萨克斯。

        就象用那些廉价的塑料装饰品,来装饰你的居室。

        总之,在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即感性阶段,你需要的是对音乐魅力的内心体验,不管是优美的旋律,还是迷人的音色或缠绵的歌词。

        需要的是能被音乐感动。

        只要能被音乐感动,就什么都好办了,被音乐感动,就是在聆听音乐时,情感体验以及对探求音乐的欲望。

        将驱使你走入,音乐圣殿的第二道大门:

        理性认识阶段。

        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你仍是一个被动无为的音乐聆听者,尽管你也许会选择音乐,也可能随时都在听音乐,可你仍然是被动的,因为除了你被音乐感动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优美也罢,欢乐也罢,悲伤也罢。

        仅仅只是在听感上,造成你的情绪上的波动而已,每个人当然可以随时随地的听音乐,连骑自行车上班或者进餐什么的,都可以聆听音乐。

        但此时的音乐。

        仅仅只是给你造成一个屏障,用音乐里那些旋律节奏,来隔绝城市的喧嚣和人世的纠葛。

        音乐尽管是非常神奇的。

        但它决不是调味品,音乐是需要被人聆听的,你真要拿它来做别的用途,如烘托气氛、调节情绪、甚至于拿它来开胃,那它就不是音乐了,因为没人会认真地聆听,餐厅重播的音响。

        更没有人会被,某候机厅的音乐激动。

        只有当你认真地,聆听音乐的时候,音乐才是音乐,因为一件响器如果能引起你,内心体验其中必定有某种内涵,这种内涵就是音乐内容本身。

        此时你已经进入到,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阶段。

        说明欣赏音乐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圣殿的第二道大门中,大家将认识巴赫、莫扎特,体会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总之,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中,所有著名的音乐家,都将一个个从自己前面走过,让自己认识了解。

        而且还将知道音乐构成的要素。

        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知道什么是巴洛克音乐,谁是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代表,奏鸣曲和奏鸣曲式怎么不同。

        如果不全面地理解音乐。

        你就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

        比如你不知道什么是音色,你就根本无法去理解音乐,因为音色就犹如绘画中那绚丽的颜色。

        从而决定了丰富的音乐含意。

        在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中,那个感人至深的主题,其感染力实在让人欲哭无泪,杨明望先生对这个主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这个困倦的心灵,带着不可磨灭的创伤,在无法抚慰的恸哭和悲哀绝望的热潮中,终于投入永恒死亡的怀抱。”

        如果对音乐没有了解,是不能了解这个主题的深刻含义的。

        在理性认识的这个阶段。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或条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