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第0300章消费强国

第(1/2)页

事实上,国家强大,国民也就富裕,国家弱小,国民也就贫穷,可以说国强一定是民富,也可以说民如果富国也肯定强,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需注意到这二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很简单,如果通过长期的努力。

        东盟各国国民每人每月,消费能够达到1000米元。

        那么一年就消费12000米元,东盟九国有五亿人口,那么国民总消费全年就是6万亿米元。

        如果东盟九国就算是只提供。

        6万亿米元的各类消费品,那么将需要多少的工厂,才能提供如此多的消费品,如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万亿米元,那么整个东盟的全年gdp就必需达到15万亿米元。

        2010年米国全年的gdp,只有15万亿米元。

        只要能达到人均每人每年12000米元的消费目标,那么整个东盟九国的gdp将和2010年的米国是一样的,这是何等强大的经济。

        东盟九国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如果东盟九国国民,每人每月消费只有100米元。

        那全年就只有1200米元,那么国民总消费全年就是6000亿米元,那么整个东盟的全年gdp就只有15万亿米元,那么工厂的数量,只要十分之一,就能满足九国的国民消费需求,就根本无法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因此,赵卫东特别注重,国民消费能力的培育。

        目前已经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只要愿意做事,都有事可做,工资水平也是原来国家,工资水平的二至三倍。

        现在,一家只要有一个人工作。

        就能养活一家人,一个家庭要是有二个人工作,就能生活得比较好,因此社会购买力大幅增长。

        很明显,由于国民的购买力,有了比较大幅度增长,各种消费品供不应求,社会总体物价水平,有了不少的上涨,相关企业,生产的利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物价上涨了,企业的生产利润也就大幅上涨。

        产品供不应求,企业都是逐利的,既然利润很高,产品供不应求,那就有效的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

        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后,大量产品流入到市场。

        又能缓解市场的商品紧张的现状。

        大量企业扩大再生产后,还有许多商人因为看到商机,也大批投资办厂,因此各种消费品大量供应增加,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就大幅缓解,价格暴涨问题也就会逐步降低,最终将会降低到合理区间。

        通过市场规律进行自发调节。

        当然,就现在的工资水平来说,虽然能够有比较大幅度增长,但对于实现工作化的基础消费需求,还远远不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需不断提高整体工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工业化后的。

        商品有足够国民的购买力。

        实际上,也有出现靠出口带动,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但这只是适合比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是小国出口总量本来就不大,不会出现大国干预的问题。

        赵卫东清楚的知道,后世自己的国家,因为国内消费能力不足,为了不断发现经济,就必需大量依靠出口,大量出口也就造成大量外汇储备,当贸易顺差超过一定限度,进口大国为了保护自已国内企业的生产销售,就通过一系的国际贸易规则来要求我们。

        也必需大量进口他们国家的商品。

        以减少贸易逆差。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能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外汇储备越来越多,那米国又要求出口国必须升值,来降低贸易逆差。

        从2005年开始,三年间,人民币升值达到30%。

        当时,国家外汇储备3万多亿,国家因人民币升值几年内损失了1万亿米元,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2万亿人民币,折合米元约为5万亿米元,人民币升值给我们国家的损失就惊人的达到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

        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要多少的企业,才能创造如此巨大的价值。

        所以,对于东盟九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赵卫东要求笪铃君和李秘书长,必需特别注意最大限度,挖掘东盟九国内部的一切消费潜力。

        这样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因为东盟九国大量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港口建设,机场建设以及企业建设。

        还有的就是大批骨干企业逐步建设投产,需要大批的工人。

        在东盟九国的土地上,几乎所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而且因为工资的大幅提高,所有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非常高,生产的效率也非常的高,经常加班加点,各项工程进度往往提前很多。

        整个国民手中的钱多了,原来的生活消费品供应缺口太大,在大量进口的同时,鼓励自主创业。

        而且随着国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