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第0303章温暖的家

第(1/2)页

离开机场,赵卫东坐上一辆出租车。

        现在的交通还是很便利的,道路上的车辆很少,公交车、大货车、小车、出租车不多,最大数量的是自行车,道路显得十分宽敞。

        根本没有堵车的问题,出租车的速度也很快。

        不长时间赵卫东就回到自己的家。

        这座漂亮的京城的传统大四合院,现在已经是自己的家了,还真是特别有家味道,很温馨的感觉,这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四合院。

        自己这座四合院,很明显同样以中轴线贯穿。

        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四合院可建前后两组合院,也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

        亦为前后相连。

        在自己的四合院中,种植了不少的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厢房的后墙就做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赵卫东这座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

        表现出一种很好的防御性。

        赵卫东三个人住在四合院里,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就象是个独立的世界,非常适合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团聚生活,白天,院中花草树木,十分美丽,夜里花香,空气清新。

        晚间家人坐在院中乘凉、休息、聊天、饮茶。

        家里人在院子里,无论做什么,外人看不见的。

        隐私性特别好,这很符合我国人的习惯,这也跟现在很少高楼大厦很有关系。

        按传统来说,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现在赵卫东自己住了,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

        现在多数都空着。

        当然赵卫东还是对这座大四合院,做了一些改造。

        把一些房间改为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其实四合院设计与施工比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简单,不要钢筋与水泥。

        都是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

        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很少会被震倒,说明四合院的防地震性能还是比较好的,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

        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

        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四合院讲究绿化,赵卫东的四合院也一样,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院内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院内的美景。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还有很有特色的东西就是影壁,又称照壁。

        影壁是每个四合院基本上都会有的,大多数是在大门以里,因为老话讲鬼不会拐弯,只会直来直去,所以在门里立一个影壁,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

        其时,影壁主要起着阻挡视线的作用。

        这样可以让院内,不被门外的人一眼看到底,保护家庭隐私,当然影壁也是突显主人身份地位品味。

        以及财力的一个重要地方。

        赵卫东的影壁从上到下分三个部分,最上是筒瓦,像房上瓦的作用一样,把雨水引到远离影壁主体的地方,免得侵蚀影壁主体,中间是影壁的主体,是条砖砌出框架,中间是吉祥图案。

        下面是须弥座,是山海景色。

        其实,在北京有两座影壁中外闻名。

        它们都被称为九龙壁,其一是在故宫内的宁寿宫,门前有一座大影壁,由彩色琉璃砖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砖镶嵌成九条蟠龙。

        这就是故宫九龙壁。

        北海公园北岸西侧的,大圆镜智宝殿真谛门前的影壁,也就是北海九龙壁,比故宫那个还大,而且是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中唯一的双面影壁。

        赵卫东很清楚四合院,属砖木结构的建筑。

        虽然买下座大四合院,一直没有祥细观察研究过这栋房子,今天没有到放学时间,叶倩茹、温妍都去上课,没有在家,赵卫东一个人在家,他对于这座典型的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大四合院十分感兴趣。

        赵卫东还第一次这么认真的观察。

        这栋很有特色的传统民居。

        这座四合院的大门是油黑大门,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

        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

        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京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合院的檩、柱、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

        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

        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