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第0312章相聚喜悦

第(1/2)页

告别了戴霄贤校长,赵卫东离开学校的办公大楼,看到时间不算迟,就慢慢走路回去吧,反正学校离家里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程,走得快点就十五六分钟,走得慢点就二十几分钟。

        既然回家的路途又不远,而且时间又足够。

        那就悠闲自在的走走路也不错。

        漫步走在校园内,赵卫东看到,路上的同学们骑车都是骑得很快,走路的也是来去匆匆。

        很少看到象赵卫东这样,悠闲自在的同学。

        当然,在这一所国内最著名的学府内学习的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而且都是恢复高后的学生,大家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们都希望走得快点,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

        时间久了,日积月累。

        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这样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题目,多学不少的知识。

        多数同学们的脑子里想的都是。

        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很多同学们的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佩的精神力量。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

        就算在节假日,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可以说赵卫东,在同学们中间就是另类,学习成绩永远都是最好的,参加的研究课题是最多的,合作发表的论文也是最多的,但是奇怪的是学习时间是最少的,还经常在国外,很少时间在校内。

        当然,在校内的最多的时间,同样是在图书馆。

        其实,也有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

        但是学校的要求极为严格,三至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同学们都要疯狂地学习。

        看着一个个匆忙的身影,赵卫东十分感概。

        这么漂亮的校园,都没有几个人停下来欣赏,走着走着,赵卫东来到了上苑华清,她坐落在校园的西北,倚燕山而望玉泉塔影,邻近颐和园而靠近圆明园的故地残垣。

        康熙造熙春园以贻皇子。

        咸丰重修华清园做为新园子,就是现在的华清。

        这个地方占地有六千余亩,黉宇崔巍,中西合璧,亭台隽秀,今古相间,工字厅临漪榭,续前清民国之古风雅韵。

        秀木森森,栖黄莺丹凤,芳草萋萋,缀锦簇花团。

        觅湖光之秀丽,寻荷塘月色之踪迹,揽园景之旖旎,摘亚洲校园之桂冠,第二校门玉立亭亭,兴毁之间观沧桑之巨变,万泉河流水潺潺,水涨水落之际韵含世纪风烟。

        在漫步中,赵卫东来到了学校的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长期以来一直被师生们视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

        清华大礼堂是仿自,米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图书馆。

        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的,混合古典柱廊式建筑,设计者是米国茂旦洋行的建筑师墨菲和达纳,以米国19世纪典型的,大学校园布局为蓝图,规划了早期的华清校园。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

        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

        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

        门前有四根汉白玉爱奥尼柱。

        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涡券式柱头形似羊角,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的爱奥尼风格。

        礼堂有三个圆拱形。

        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

        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

        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

        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都有一个大型窗户。

        赵卫东知道,早期的清华大礼堂里,有高悬着两块匾额:一块“寿与国同”,一块“人文日新”,“寿与国同”是指清华成立的1911年,刚刚建立的民国,然而民国命运多舛。

        在1949年后。

        大礼堂的“寿与国同”因时过境迁,拆下另存了,“人文日新”的匾额悬挂至今,每次礼堂整修时,都会重新油漆这个匾额。

        常被人用以称颂华清初创时期。

        对人文的重视,高于技术的那个年代。

        并用以鼓励全校学生,提高人文社科修养,在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