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第0337章赶赴省城

第(1/2)页

赵国钧真是被震撼到了,不仅儿子赚到很多的钱,就是他的同学也赚了不少的钱,还有很多的社员也赚到了钱。

        就是连自己和他妈妈都受益匪浅。

        为什么自己供销社,按步就的组织的农副产品收购活动,每一次效果都是差强人意,而且还利用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反而是效果不理想,事后赵国钧认真分析了,儿子成功的因素,最最关键也就是。

        利益分配的问题,他让每个环节都有利益。

        所以也就不会有肠梗阻的问题。

        这样才能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挖掘出来,所以他自己反而是最轻松的,因为每一个参与的人。

        都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

        每很显然,每个人只要是为了自己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一定是非常尽心尽力的,这也给了赵国钧很大的启发。

        如果你只是依靠每个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去把事情做好,肯定是不长久的,其实真正重要的还是利益,你若是能给人利益,人家也一定会给你利益。

        这不是人的品德不好,提倡无私奉献是可以做得到的。

        提倡舍己救人,提倡艰苦奋斗。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如果真的以为,所有的人思想品德好,就所有的人都会无私奉献。

        那肯定是傻瓜了。

        能如此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人也肯定是有的,绝对是极少数,所以必需鼓励大家去学习。

        如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你还让人学什么,正因为少了,才必需学习这种精神,而且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也是一种经济规律,并不是人民群众品德低下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在奋斗。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要求,也是人类的本能。

        如果不能给人利益,你也就别奢求别人必需做好,这给赵国钧很大的启发,想要让别人把工作作好。

        就必须把国家的利益,跟个人的利益相结合。

        所以赵国钧在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巧妙的把个人利益结合到一起,因此也产生神奇的结果,其实能够追求公平利益的人,就是品德高尚的人,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人就是品德低劣的人。

        确实就是这些利益关系处理好了。

        他才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绩。

        当然儿子提出的两个方案,也确实是非常好的方案,如果没有好的方案,也就无从谈到利益的分配问题。

        现在全国到处都是物资溃乏。

        通义的源源不断的工业品、农副产品发往外地,解决了多少的物资供应问题,大批的生猪发往各大城市,解决了多少吃肉难的问题,自己的通义县也由过去,每人每月半斤肉,到现在每人每月五斤肉。

        供应增加十倍,再也不缺肉了。

        前面的电话,虽然只是通知自己到省委组织部,领导要谈话。

        但是组织部门的谈话,机关干部都非常明白,接受谈话的人要提拔要调动了,赵国钧也很明白,自己职务要变动了。

        到底是让自己到什么岗位。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一些,自己县里的人事安排还要一些时间,如果没有安排好,那么对于通义的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自己又要走上更高的职位。

        责任更加重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看样子真是不错,未来的一切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这个能力就是有前途,对于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赵国钧对于未来有更深的把握。

        回到通义县城,到了办公室。

        赵国钧拿起电话给周秀英拔了一个电话道:“喂,是秀英吗?”

        “是,是老赵啊,今天怎么有空打电话回来?”周秀英不无埋怨的问道,说真的自从自己调到省城后,夫妻两个见面的时间就很少了,开始那段时间是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事情非常多,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

        后来更是接了洪书记的班,事情更是多,除了到省城开会,平常就很少回家,有时甚至是二三个月才回家一次。

        周秀英有时也调侃道:

        我看你的工作我看比总理还忙。

        虽然说经常埋怨老赵,但她也心里明白,男人是要干事业的,他有那个能力,又有非常好的平台,还是要多支持他工作,不能拖后腿,她想再等几年,调到省城来工作就好了。

        “不好意思,工作真是太忙了点,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赵国钧十分歉疚的说道。

        也确实,赵国钧觉得自己工作没日没夜的,也确实勿视了秀英的感受,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在省城,不仅要做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孩子,忙里又忙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