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九品六部制

第(2/2)页

    三公九卿制有其好处,独到之处。但三省六部制能一直被各个朝代延续下去,也能看的出,其取代三公九卿制是一种趋势。有其必然性。

        一则,前者朝代确立时,对于各地的统治,无法做到极致,还有分封制度在其中。综合原因,是当时的社会体制不同,以权贵世家,各大势力与君王共同治理天下。

        越到后面,以科举的制度,打破世家对朝堂,对知识的垄断。让寒门弟子同样有晋升的阶梯,打破垄断的情况,就是世家走上陌路。三省六部制得到最大的发挥。人才尽入王朝之中。

        当时的帝王,都有一种天下人才尽入吾掌中的自信。

        “恩,以前觉得六部制不合适,是因为当时的格局并不大。用不上那样的制度,现在开辟王朝,六部制可以吸收借鉴。不过,也不能全部吸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适合我们大易王朝的东西。”

        因地制宜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同样的病症,用同样的药方有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好,需要添加一味药,减少一味药。这就是体质的不同,有差异,自然会带来不同的变化。

        六部制中的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六部几乎囊括人族文明中的一切事物。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制度。

        吏部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政,可以说,可以说,这是钱袋子。

        礼部掌管的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kǎo  shì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的是选用战将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的是法律邢狱,各种案件的审核等等。

        工部则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这六部,可以说直接囊括世间大部分的事项运转。

        对于提出以六部制为王朝中官吏体系,大殿中的人并没有什么异样。也不可能反对。

        “运朝与其他王朝不同,一旦授以官职,自身就会得到天地业位加身。获得王朝气运,什么样的品阶,享受什么样的天地业位。军中由军机阁掌管,以九品军制来制定天地业位。我打算,在六部体系中再次加入九品官制。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易天行再次抛出一句话道。

        这一点与九品军制明显是相反的。

        九品军制,一星最低,九星最高。还区分天兵与天将。

        而且,这也是在给官职定品。

        “九品官制自古以来就有,意官职来确定天地业位,这种做法诩赞同。”

        贾诩颔首点点头,这是运朝之事。运朝之法,在这里,没有人比易天行更清楚。

        这是官职与品阶相连。可以一目了然。十分明了。

        “不知如何确立官职品阶。”

        吴用开口询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想法,皆可说出来。集思广益,才能将王朝制度彻底完善。”

        易天行笑着说道。

        “陛下!!”

        蔡邕上前开口说道。

        “岳父无需多礼。”易天行笑着阻止道:“还有,运朝之主,与普通王朝不同,达到什么业位,称呼也不同,运朝刚刚开辟,我大易只是王朝。所以对外对内,都是大易王朝。我身为王朝之主。为一方君王君主。按照天地业位,可称我为王上。称呼陛下,并不适合。若有封号,则称封号。现在,称呼我为王上即可。”

        天地业位,不可逾越,逾越者,在无形中就会折损气运。

        这是成为运朝之主后本能得到的一种讯息。

        这一点,大殿中的人都是不清楚的。哪怕是黄承彦,蔡邕等,也都是不知道的。毕竟,谁都没有看过运朝,谁都不知道运朝的一些忌讳,谁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摸索中前进。

        “原来如此,参见王上!!”

        大殿中诸人一阵恍然,异口同声的再次参拜。

        “平身!!”

        大易王朝不兴跪礼,除非是在某种重大场合,否则,上朝,都是以躬身长鞠为礼。

        跪拜那时清王朝时期的一种陋习,那是一种奴役的手段。要让华夏民资,炎黄子孙体内烙印下一种奴性。跪拜跪拜,跪着一身骨头就弯曲了。一身血气就跪没了。

        华夏之中,自古以来就有男儿膝下有黄金的至理名言。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人唯有君王能承受他人跪拜。在一般情况下,君王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人跪拜。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