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张良之言

第(1/2)页

历史正文:张良,字子房,封为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人。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又言: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

        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

        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张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张良曾向刘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成功帮助刘邦击败了楚汉战争中最强劲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

        这就是历史中的张良,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后来的诸葛。

        作品中,他又是另外一种形象。

        他为儒家三当家,与大师兄伏念、二师兄颜路并称为“齐鲁三杰“。虽身为儒家弟子,性格、见识上却反而与墨家慷慨济世的教义相投。

        在墨家困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坚持儒墨两家不应相互排斥。暗中帮助墨家等反秦势力,又促成反秦势力与流沙组织的暂时利益合作。

        传说,在人物设定上,是这样来的:张良要风度翩翩、有勇有谋、睿智勇敢、动静不凡、神机妙算……是花无缺+楚留香+诸葛亮+唐伯虎的合体!

        这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

        然而在这几位人物面前,张良的光芒尽皆被掩盖。

        眺望大海,波涛雄壮,万里一色,长久的压抑也挡不住他们兴奋的心情。

        “东皇兄,还需要什么手段,才能看到仙山不成?”

        众人眼观波涛许久,鬼谷子首先问道。

        “仙山之中有个‘仙’字,岂能轻易见到?”东皇太一点头,他遥望高空,想找出蛛丝马迹,却最终没有任何发现,心里暗道:难道他没有追来?不可能,以他的修为,以当初放了我的态度,定然会跟来,只是在哪里?

        不久前,他就命云中君进一步排查蜃楼之内,没有任何发现,就连蜃楼之外,也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十余遍,没有端倪。

        眺望高空,万里无云,想隐藏行迹都做不到。

        “东皇兄,你在担忧?”

        北冥子说道,“莫非开启仙山,有危险?”

        “没有危险!”

        东皇太一摇头,却没有任何动作,继续眺望大海波涛,神情淡然。

        “东皇前辈,你是在担心国师吧!”

        张良忽然插言。

        东皇太一眉峰微动。

        “国师?何许人也?能让东皇兄惧怕?”

        北冥子不明所以。

        楚南公和鬼谷子神色一动,露出别样之色,对于国师楚阳,他们两个了解过,也赞叹过。

        权势滔天的阴阳家,硬是被玩残。

        至于北冥子,因常年在山中静修,还真不明所以。

        “张良,你就给你北冥子师叔说道说道!”

        楚南公瞥了一眼东皇太一,就指使道。

        “是!”张良应道,“国师之名为楚阳,大概四年前出现,救被聚散流沙围攻的盖聂一行人,之后离开,进入了墨家机关城。他一言一语,折服墨家众人,之后在聚散流沙的袭击中,降服了善于变化的黑麒麟,杀了苍狼王和隐蝠,依此判断,此人为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