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女娲真人

第(2/2)页

长一短,如蛇形,两只蛇头长的在上,短的在下,两只蛇头宛如两把尖刃,两蛇之间包裹着着一颗五色石璀璨无暇。蓐收大惊“逆灵杖”。



        女子将法杖反手负于身后,法杖在身后形成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黑色的漩涡越转越快,突然青衣少女左手食指与中指指向白帝,整个身后黑色漩涡瞬间贯穿青衣少女身体从指间迸射向白帝。



        白帝微微一笑,骤然全身金光大作,手臂一抬击出一道金色半月形气浪,整个气浪外围不时包裹着闪电,嗤嗤作响,直逼黑色气指而去。



        轰的一声,两道气浪击在一起震的天崩地裂一般,四散开来的灵气极强,公孙掣被吹的睁不开眼一只手挡在眼前努力的想看结果如何,却又感觉自己要被这四溢的灵力震飞。



        蓐收伸出一只手挡在公孙掣背后,灵气源源不断注入体内,这是公孙掣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灵气在内体流动,这种奇妙的感觉公孙掣简直不能用某个词语来形容,灵气流淌过五脏六腑仿若一汪暖流穿过身体的每一个地方,脚下也踩实了些许,公孙掣回过神来已是一身冷汗,这两人之间的对决超乎了公孙掣的想象,这样的对决也是闻所未闻。



        灵气炸开定睛看去,顷刻间青衣女子以奇快的速度闪到了白帝身后侧身半蹲手持蛇杖,一端两只如刃般的毒蛇已贴在了白帝脖颈之上,金神微微一笑“还是太稚嫩”,骤然白帝的本体如虚影一般消失,出现在女子的身前,掌心已是正对面门,一道气风划过鬓角发梢娟娟飘起,女子一惊,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腮旁泛起了淡淡的嫣红。



        青衣女子和公孙掣都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转瞬间两人真是阴阳两隔、生死之间。



        蓐收丢下百斤重的大斧,震的众人两耳轰鸣,拍手叫好“新一代的女娲真人果然了得,竟能接下白帝数十招,可惜经验尚匮,白帝速来以下盘聚灵速度极快而闻名,闪身绝又是成名招数,怎么可能站定不动被人以刀剑相架,陷阱太过明显,但还是中了招。”



        “这是女娲族十四代女娲真人虞曼殊,这位是我们金族窫窳候公孙少典的二公子公孙掣,你们二人昨日应是在城外林中已是见过面了吧”金神立于二人间介绍彼此,二人相视点头示意。



        这斗转星移的密室、聚气化实的对决、女娲真人的出现诸多疑问在公孙掣的脑中盘旋,令他最疑惑的是为何白帝要召他前来让他目睹一切,实在是令他久思不解。



        白帝虽说与窫窳候是儿时挚友但两人岁数相差十二,只因当年两人同在一乡,两人从小修灵天赋极高,且对此兴致盎然,少时两人经常在一起研讨修灵的法门,一同外出在大荒中游历,如亲兄弟一般。白帝从小就对公孙二子宠爱有加,在窫窳候遇难后独挑大梁的公孙掣更是疼惜:“掣儿,近日可是安好?”。



        公孙掣回了回神,行礼道:“白帝费心了,近日一切皆安好,只是许久未收到家兄消息了。”



        白帝扭过头去对虞曼殊和蓐收说道:“女娲真人,请先破除空间结界,我需和掣儿先出去聊聊。金神,你就带女娲真人在咱们聚灵殿里观游一番吧。”



        虞曼殊与蓐收一并行礼后,虞曼殊将逆灵杖平举胸前,双眼紧闭嘴中念着女娲一族才懂的女娲咒,骤然整个斗转星移的空间消失,公孙掣眼前一黑,再看清时,已是发现四人在聚灵殿金门之外了。



        公孙掣回头看去,蓐收已是带着虞曼殊向内殿走去,却发现虞曼殊双眼如冰一般清透深深看了公孙掣一眼,婉如万道寒冰刺入心中一般,他不知为何“难道她还在为昨日发生的事而记恨我?”



        白帝拍了拍公孙掣的肩膀示意跟随并说道:“掣儿,你兄长去北荒已约二十年了,你父在北荒出事之后,你兄长回云合的次数愈发的少了,我们与水族关系甚为紧张,我也不便过问玄帝。当初只因大荒经历了狍鸮之灾后五族一同建立了寒荒阁,因此五族都将人才送至寒荒阁,当年水族与我金族势力不相上下,但水族尚武金族好柔,最终将寒荒阁建立在了北荒。送你兄长去之前我再三劝你父亲,毕竟寒荒在水族属地,自己人还是让我们自己人来培养的好,可是你父亲执意如此,唉。”白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两人踱步在聚灵殿的廊庭之中,白帝接着又说“你可知为何今日唤你前来?”



        公孙掣瞪着两只眼睛滴溜溜的转一脸茫然的看着白帝:“今日发生的一切实在太多,而且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时半刻真是猜不透其中究竟。”



        聚灵殿内雕梁焕然、金玉交辉、宏伟无比、富丽堂皇,一扇扇雕花书架上整齐的摆放着数不尽的典籍,两人走着走着穿出殿内来到了后院,院内虽说不大但也是池鱼花鸟,亭台楼阁,白帝看着池中游动的鱼群,黯然垂下眼帘说道:“掣儿,我一生都在思考我为何而来,又存在着大荒之中是何意义,当年凭着一腔热血任了着第三代白帝已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中终于了然,时世能造就人,而人永远也造就不了时世,我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尽职这白帝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