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危难背后私心转

第(1/2)页

所有人过日子都会算账。

        大账、小账。

        地月联邦现在属于是即将破产,死命去抓每一根救命稻草。

        命都快没了,也就不要脸了。这几天专门有一帮人跟火星共和国软磨硬泡,希望共和国加大支援力度,比如说把新锐舰队派过来。

        但是共和国根本做不到,毕竟他们都有大撤退计划,要去BB星所在星域。

        BB星距离火星大约是628AU,就算火星共和国全部使用新锐高速舰,将平均速度提升至每小时110万公里,也需要85408小时,3559天,将近10年。

        这就是技术代差导致的差距。

        徐长卿支援给火星共和国的技术,无论是引擎、还是能源功率、又或能量防护罩、甚至是探测体系、中央计算机体系,都不能跟他自用的比。

        这不是徐长卿吝啬,而是舰船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考验工业等级的项目,把最先进的技术给共和国,共和国也接不住,除非他们有勇气像徐长卿在宝卫五上干的那样,直接上新的全套,把旧有的都舍弃。

        而就算他们有这个勇气,民众也愿意接受这种产业大跨越所带来的剧变,也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完成项目,这是一个规模问题。

        徐长卿也是在这个世界现有的尖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一部分大半年时间搞出的黑科技(第一台脑算机),然后先在天卫三青云基地插旗,做了几个月准备后,才跑去宝卫五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小型开拓舰,殖民荒蛮的故事。

        正是因为这样,生产建设了两年,才有了奥伯龙号的回转,以及后来小批量的舰队回归。

        制造舰队,已经相当程度的拖慢了宝卫五的自发展。但这是徐长卿的要求。因为当时今天不知明天事,他得按照大乱世随时会来的可能做准备。

        而火星共和国要是转产,那就不能这么小来小去的搞,否则会因为内部技术代差太大而导致种种生产崩裂,特区模式倒是行,可那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之,就算给火星共和国更先进的技术,他们短期也消化不了。

        就是次一代的技术,还闭门消化了两年,才算是堪堪搞定,而想要真正结出甘甜果实,还得三年。也就是总计需要五年,现在过去了三年,因为开大战,紧急调整,五年之期只能再拖,七年。

        七年以后,火星共和国的产能就能全面超越地月联邦,并且产品质量也比地月联邦的同类产品上一个大台阶。

        而现在则跟外域城邦差着一个大的技术台阶。

        这个技术台阶有多大差异,就看外域城邦用光矛愉快打靶异生物战舰,而火星共和国的高速战舰只能看着就能体现一二。

        正是这样的差距,就算有足够长的跑道加速,火星共和国的舰船也不可能跑出外域城邦舰船从宝卫五回归八大行星区域的超级速度。燃料问题,探测问题,防护问题……在那样的高速下,太阳系内的太空环境还是显得不够空,一颗小石子就能船毁人亡,然后碎片又能让整支舰队都完蛋。

        即便如此,共和国仍旧是在紧锣密鼓的做着迁徙计划。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知道徐长卿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迟早要走的。

        那外域城邦的基业谁接管?

        如果是去BB星开拓,那问题就太多了,并且假如异生物舰队顺着轨迹一路追过去,新基地没建好,舰队也耗尽资源,那就是个死。

        但外域城邦的大本营在那里,已经开发的相当不错,过去之后能够得到有力支持,立刻就能投入建设和生产。

        在共和国高层们看来,这是人类最靠谱的逃亡之路了。

        共和国智库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包括根据宝卫五派回的舰船,第一波战舰群,第二波运输建群,第三波作业舰群……第七波战舰群,通过这些,来估算宝卫五的产能。

        计算结果是,如果外域城邦肯全力接纳逃亡者,那么人类至少还能在太阳系跟异生物掰扯八十年。

        假如这八十年异生物未能在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又或在短板方面有所补完。那么人类还是有希望夺回世界的。

        简单的说,共和国就是一个赖上徐长卿的套路。

        徐长卿交易给他们的技术,只是为了更好赖上徐长卿而准备的跳板。

        这么看事情的话,的确是有点恶心人。

        可换个角度,不然呢?

        徐长卿搞出的这些遗产都留给谁?炸掉?又或我大清慈禧太后的宁予友邦,不予家奴?

        徐长卿还真就干不出这种事。

        共和国也是摸清他的脾性,知道他还是念着些同种同源、文化认同感够强的情意的。

        徐长卿最近在地球干的事也印证了这些。

        帮谁都是帮,为什么不帮相对而言更亲近,更顺眼的?

        像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即便战争局势更加水深火热,也当作没看见。

        美洲那边则要求其自己丰衣足食。

        而就目前的表现看,最能发挥战甲战斗力的,还要数地球教为基层指挥官的夸娥氏军团。

        赫拉克勒斯军团紧随其后,这都是由外域城邦操控的部队。说明还是人家的战略战术理念,指挥风格更适合战甲。

        那么只派兵、不遣将,帮偏之意也就很明显了。

        况且,这不是有异生物入侵的大灾难嘛,所以共和国那也是看人下菜碟,使劲往外域城邦上靠。

        相较而言,火星共和国还算能从容布置,能谋划几十年、甚至百年后的事。

        地月联邦就不成了,他们现在是只顾眼前,先脱了死劫在说其他吧。

        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