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一身所学,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第(1/2)页

但是,再怎么说,地球的知识都是韩啸最最本源的基础。【】

        好比绘符,其实,韩啸在学习符道之前,就对地球上神秘的符文有过研究。

        当时是因为兴趣,更是为了要解梦。

        为此,韩啸还曾经研究过符号学。

        当然,符号学,是国外提出来的,即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符号就是意义,无符号即无意义,符号学即意义学。

        长话短说,西方首先提起的符号学,韩啸私下认为还不如中国古代的符箓好玩呢。

        符,本就是一种符号,而且还是一种拥有神秘力量的符号。

        符箓是中国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

        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人都可随便进入。【】

        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

        符头: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

        如许多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

        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

        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

        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

        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可能产生一定疗效。

        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符箓术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

        宋元时符箓三宗(所谓“三山符箓”)为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天师道。

        中国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

        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

        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

        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