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1/2)页

“我了个去,这一些都是人才呀。”

        “嗯,里面有不少歌曲都很经典。”

        “是呀,特别是那位拿蔡先生的诗作曲的《岁在当年》,好有神韵,论逼格已经超过了莫白写的送别。”

        “也不能这样说吧,曲调还是没有超过。”

        “曲调虽然没有送别经典,但人家说的是逼格,人家引用的是蔡先生写的诗,逼格妥妥的。”

        “好吧,算你说对了。好担心大白,这一些家伙,想要围殴呀。”

        这么多人声势浩大,围殴之势一触即发。

        “这诗写得不错呀。”

        白玉堂群里,莫白看着蔡先生写的《岁在当年》,大为感慨的说道。

        “我去,大白,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感慨这诗写得不错。”

        “这诗肯定不错了,这可是华国教育第一人蔡先生写的诗。”

        “是呀,蔡先生一生为了我们华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一首诗我从小就会背。没想到,这一首诗竟然谱上了曲。”

        “大白,你顶不顶得住?”

        众粉丝泪流满面。

        心里暗道,这一些家伙实在是太狠了,也太无耻了。

        竟然联合了100多位攻击大白。

        还要不要点脸皮呀。

        只是,莫白却不当一回事,在群里说道:“当然顶得住。大家别忘了,我可是也会写诗呀。”

        “大白,都火烧屁股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没开玩笑,我真会写诗。”

        “我们知道,你是华国第一诗人嘛,反正你也是自封的。不过,哪怕你就是会写诗,但也很难超得过《岁在当年》。”

        “谁说超不过的。”

        “大白,别意气用事了。《岁在当年》不仅仅是诗写得好,还在于蔡先生的地位。再加上当时是列强瓜分祖国的时候,这一首诗不仅仅只是一首教育诗,而且还是一首爱国诗。其中饱含的无比情感,完全超出了诗的本身。”

        白玉堂大龙不时说道。

        这一首诗,他可是记忆犹深。

        哪怕就是现在拿出来,亦是令他感触良多。

        “是嘛,那我也试着写一首。”

        “啊,大白?”

        “真写呀。”

        “当然。”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我已经写好一首了。”

        说着,莫白便快速的在微.博写了一首现代诗。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这一首诗是前世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写的诗。

        当年有感于列强瓜分华国,诗人以感腔的热血,谱写了这一首诗。

        这一首诗一共有七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

        “我靠,大白说写诗,竟然真写呀。”

        “这诗感觉与大白以前的风格不一样呀。”

        “嗯,虽然是现代诗,但读起来好有感觉,能够感受到大白内心里的满腔怒火。”

        “又读了一遍,感受更强烈了,好诗。”

        “顶……虽然是现代诗,但情感真挚,我都有一些哭了的感觉。”

        “能不能PK岁在当下?”

        “这个,不好说,我感觉完全不在《岁在当下》之下。而且,如论诗中的感情,还在《岁在当下》之上。”

        虽然大家并不是专业品诗的评论者。

        但有一些经典的诗,哪怕不是专业的学者,只要读上一读,便能感觉到这首诗的不凡。

        不过,莫白并没有停下。

        这只是其中一首。

        接着,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