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正着

第(1/2)页



        明年的旱灾、蝗灾一直是唐宓最放心不下的。

        她虽是个女子,却也是个读书人,有着这个时代士子的思想:以人为本、兼济天下。

        这些日子里,她除了关心自己的婚事外,更多的,则是忧心明年的天灾。

        唐宓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古籍,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防止旱灾、蝗灾的办法。

        最后,唐宓还是将重点落到了粮食上。

        毕竟不管是旱灾还是蝗灾,最终导致的都是粮食绝产。

        而只要有了粮食,百姓们便不会死,大梁也不会乱!

        “糜子抗旱,但产量低,”

        唐宓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若是有种作物,既能抗旱,产量还高,哪怕口味差一些,那也是好的啊。”

        李寿慢慢点了下头,“猫儿,你的推测很有道理。天下之大,远超你我的想象。比如棉花,咱们大梁没有,而高昌就有!”

        李寿不是闭门造车的迂腐文人,早些年他便跟着李克己先生外出游学,最远曾抵达岭南,还曾渡海去了夷洲,见识到了与关中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见识得越多,他对自身的认知也就越清醒,不会天真的以为大梁便是天下。

        这天底下,除了大梁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地方!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没准儿就有唐宓说的那种作物:抗旱,高产。

        “我命人去东西两市打听了一下,那些外海来的胡商表示,外海确实有一些咱们大梁都没有的作物。只是不知产量几何?能不能食用!”

        唐宓继续说道,“他们还说,每年冬季之前,他们的船队便会来大梁,停靠在广州。”

        “广州?”李寿记住了这个地方。

        唐宓点点头,“我算过了,距离那些胡商所说的船队抵达日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命人准备去广州。”

        “猫儿,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李寿忖度了一番,认真的说道。

        猫儿能用的人,无非就是唐家的客女和黄一等四兄弟,这些人原本是保护猫儿的,若是将他们派出去,猫儿身边就没多少人了。

        李寿不放心。

        再者,这件事关系重大,虽然只是个猜测,且未必有结果,但到底是一个希望,必须予以重视。

        且这件事到底是朝廷大事,猫儿一个闺阁女子不易搀和太多,没得落人口实。

        不过,猫儿的功劳他会牢牢的记下,攒够了一起向阿舅索要赏赐!

        “好!”唐宓相信李寿,把事情交给他,自是没有半点担心。

        ……

        忙完了唐宓的嫁妆,唐元贞终于腾出手来做些其它的。

        她叫来唐妈妈,“我记得阿兄的船队快要回来了?”

        唐元贞口中的阿兄不是别人,正是乳母唐妈妈的长子,她的奶兄陈家兴,亦是她最得力的人之一。

        前些年她开拓海外贸易,便派陈家兴去了广州,与那些胡商合作。

        陈家兴也确实能干,没有辜负了唐元贞的信任,从最初的二道贩子,发展到现在,竟组织了一支船队亲自下海去南洋。

        香料、珠宝玉石……陈家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