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朕这皇帝是当了个寂寞吗?

第(1/2)页

  刘彻满脸鄙视的看着刘破奴,然后努了努嘴。

  瞅瞅!

  走过的路过的都来瞅一瞅!

  这特娘的说的还是人话吗?

  什么叫下一次收拾北线的时候一块把匈奴人给收拾了?

  匈奴人要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容易收拾,朕还用得着去打一辈子吗?

  真以为朕这一辈子就是为了打仗而打仗的吗?

  还有,你把话说的这么轻松惬意,让朕这张老脸往哪放?

  咋滴,之前跟刘据对比的时候你小子还不过瘾,现在是想跟朕也比一比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朕还怕了你小子咋滴?

  “为什么要放在下一次?虽然新军耗费的资源比较多,但目前这个阶段却基本上不会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这种规模的战争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是完全支撑的起的。”

  “要朕来说啊,这反正也动兵了,摊子已经铺开了,要打就狠狠的打,要打就一次性打个够,打他个出其不意,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只要能彻底荡平匈奴人对大汉的威胁,以现在的生活水平大汉百姓在艰苦上几年又有何妨?”

  “咱们就用这几年的艰苦生活,换将来数十年,数百年的安稳生活,这笔买卖还是很划算的,也是很值得的!”刘彻一脸挑衅的看向刘破奴,让你小子给朕装逼,有本事你接着装,看朕怎么收拾你!

  虽然嘴上斗着气,但刘彻心中还是门清的很,也理智的很。

  新军虽然训练任务进行的不如人意,但是强大的火力已经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即便检验这道程序出了差错,不知道新军的上限在哪里,但是在投掷车的支援下,新军的下限已经被确定了。

  直接用卡车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阵型,高约一丈的高度是匈奴骑兵永远也无法逾越的高度。

  上千辆卡车组成的军阵,就好比是汉军忽然在草原上筑起了一座城池,而且还是钢铁组成的城池。

  加上燧发枪,手榴弹,投掷车,在这种配置下,匈奴人只要敢来,那汉军就有能力让他有来无回。

  这一路上刘彻对新军的深入了解,加上西域那边传来的一些战报,让刘彻对新军的战斗力和防御力认知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也同样让刘彻看到了新的希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刘破奴曾经跟自己吹过的牛逼,他竟然实现了……

  最最重要的是,钢铁虽然很重要,但是就目前来说,大汉唯一需要大量用到铁的也就是新犁的制造,如果立刻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话,必然会影响到新犁的推广计划。

  在一个就是用拖拉机取代耕牛的技术更新计划,但是说一千到一万,这些还是值得的。

  以往的战争有那么多人反对,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战争需要抽调大量的青壮,青壮都被抽调走了以后,就没有足够的人口用来耕种了,粮食的产出减少了,人口的数量减少却跟不上粮食减少的比例,一年可能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战争一旦持续个两三年,粮食危机就会开始爆发。

  粮食危机一旦爆发,那么新一轮的人口锐减就不可避免了。

  大汉刚刚立国的时候,人口不过两千万,经过文景二帝的文治之后,到刘彻接手的时候人口数量已经剧增至将近五千万。

  而如今刘彻继位二十余年,大汉的人口数量已经骤降至三千多万了。

  保守估计,这二十多年内的人口总数减少了差不多一千五百万左右,你以为这就完了?

  并没有,因为在汉武帝去世的时候,大汉的人口数量已经基本与大汉建国的时候持平了。

  而真正死在汉匈正面战场上的人才有多少?

  三五十万也就顶天了,可因为这场战争而死的人那就多了去了。

  所以有人说汉武帝是穷兵黩武,历史上对他也更是褒贬不一,颇具争议。

  但不管历史如何评价,刘彻对于战争的嗅觉始终还是极其灵敏的,该出手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停手的,而该停的时候,他也绝对不会继续出手。

  如果是三五年前,刘彻或许还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

  但是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了。

  因为战争的方式已经彻底的发生了改变,以前为了支援战争,需要无数人用性命去填他们的身后,出兵十万,背后少说要动员一二百万人来支持。

  但是现在,出兵十万,他就是十万,动员也不是以前的动员。

  以前是全民动员,现在是工坊动员,全民动员讲的是付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