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抄作业这我在行啊

第(1/2)页

  “让人准备一些餐食,待会直接送过来!”会议开始之前,刘破奴先对着外面的兵士吩咐道。

  很显然,这个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第一件事儿,分配一下各位的职责任务,李阁士就协助本宫统筹全局,接下来将大汉一分为三,分别为了北方,南方,西方,以关中,关东中原为界限,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自武威以西为西方。”

  刘破奴先是大刀阔斧的将整个大汉划分为了三个部分,也可以看做是三个军区的划分。

  “你们三位每人负责一个区域,区域内的所有军事行为,你们都需要时刻盯着,我的想法是设置一个部门,分别负责对区域内的情报搜集,基本训练大纲安排,战略发展计划,这三个具体的方向。”

  “总之就是要求各个区域根据各自区域环境来制定符合本区域内作战要求的最低基本训练要求,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部队战斗力的下限,而之所以保下限而不定上限,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担心高层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到部队的有效发展。”

  “三个区域都很大,环境也不尽相同,咱们坐在长安的人,自然不可能有他们一线部队更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各个部队需要在根据军机阁制定的基础训练大纲之上,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增加相应的训练科目。”

  “所以我的建议是军机阁下发的训练大纲以提高士兵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此来保证部队的下限,任何地方若是发生了叛乱,或者即将判断,你们要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并且在军机会议上提出来,若是边境异动,那就更要及时的提出来,然后由军机阁商议拿出个结果呈报陛下来决定。”

  “战略发展则包含了区域内的兵力部署,可持续的募兵计划,装备计划等等……”

  “至于陈启,你的任务就是负责根据实际产能来提出建议,然后负责跟踪全军的后勤装备生产和研发计划。”

  刘破奴巴拉巴拉的说着,这一套制度并不复杂,但是却很巧妙。

  同时他说的也不算太完整,因为后期还可以一点点的增加,现在只是刚开始,以大家尽快熟悉为主。

  说白了就是军机阁的这几位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他们只是负责辅佐皇帝监督各地,给出更明确的建议。

  然而是人就会犯错,而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度的。

  所以就只能在他们下面设置多个部门来辅佐他们,这么一来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刘破奴虽然将军机阁和内务阁摆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但实际上两者的权力是完全不同的。

  内务阁商议出来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要执行的,皇帝也很少会去主动干预,因为没有什么必要。

  但是军机阁就不同了,这里就相当于皇帝的智囊团,他们只有建议权。

  为了确保皇帝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所以他们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论证资料来说服皇帝。

  而这些资料自然不可能是自己关起门来瞎编就行了,这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走访搜集才能得到。

  如此一来,皇帝就能看到大量真实的资料。

  再加上军机阁给出的建议,皇帝在处理军务的时候显然就轻松容易的多了。

  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军机阁的设立,是为了减少皇帝在军事方面犯下错误的可能。

  而皇帝只要不在军事方面犯下错误,在军中的威望基本上是不会丢失的,这也就保证了皇帝能够始终牢牢的掌握军权。

  单靠皇帝这一个身份,说牢靠也牢靠,说不牢靠也不牢靠。

  为了增加一道保险,那就只能给皇帝树立一个明君,不会轻易犯错,就算换人也不一定比皇帝更好的人设。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稳如老狗一般了?

  “第二件事,我带回来的一万八千新军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各个郡,同时开始在各地宣传,争取入冬的时候将新军招募入营进行训练,而今年的招募计划为十万人,南北两方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招募人数!”

  “与之相对应的,原本的服役人数需要减少十万人,往后每年的秋季为征兵的季节,接下来几年每年的招募人数至少为十万人,三年之后,完成新老军制过度,全面废除原本的兵役制度!”刘破奴继续说着全面军改的事情。

  新老交替必然会存在一个过渡期,新军也不可能一口气招募几十万人。

  这其中必然需要考虑到新军的服役期是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