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第(1/2)页

第二十三章

        “你们可想好了?当真要出谷去?”

        见司伯之异于寻常的模样,言照和林慕都心有戚戚,但还是坚定地回复了他。

        “坐,别站着,累。”司伯之淡淡地道。

        言照和林慕明显被他非同寻常的样子吓到了,他勉强挤出了个笑挂在嘴边。

        伯叔又开口劝了一次,言照和林慕才敢坐下。

        “如今恰逢乱世,我虽身处世外,但还是有所知晓的。桃花谷中日子虽清幽,但也平淡雅趣,是个世外之地,然尘世间正值乱世,能否苟全性命都难说,你们既有心归隐,何不留下?”

        闻言若此,两人相看一眼,都战战兢兢地表了一番忠心,坦言入谷前尘世还有未尽之事。

        伯叔闻此,不禁轻声叹了叹,“生逢乱世,世人都愿寻一处如梦似幻的桃源安住,以前也有人真的入了桃源,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出了桃源还想原路寻回,然而桃源就此绝迹,世人再难探见。你们今日一去,这桃花谷又岂是那么好找的?”

        司伯之冷笑一声,眉目寒邃胜霜。

        他略一抬眼,瞥了一眼被他说得哑然的言照和林慕,抱着最后一丝希冀,“我同你们讲个故事可好?”

        言照和林慕齐齐点头。

        伯叔又抚起了灰青的胡子,指缝穿进须髭,仿佛要织出一件经纬分明的往事,“当年,我和师兄弟们本在山中修炼,山中日子寂寞,师父掐指算了算,说此时尘间正处乱世,要我和同年的师兄弟一同入尘历一历众生苦难。”

        谈及此处,司伯之眼中仿佛顿时漫开一片浓郁的黑夜松涛,他深吸了口气,下巴略微扬了扬,眼神再次飘向远方,“原本说好历尘后一同回山归隐的,然而除了我另外那两人都没做到。”

        “三人中,我作为小师弟,是最不拔尖的弟子。”

        “我大师兄是晋国人,母家是权倾朝野的杨氏一族,他本人也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自幼通晓卦象。小时候因病障被送入山中求仙度化,这才随师父一同修行。结果就因为母家深受朝廷恩禄,故此他总怀着建功立业的念头,后来也就留在朝中了。据说还官居高要,却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流血漂橹的事儿见得太多,心都跟着硬了半截。再往后,眼见朝政倾颓无力回天,又因性子过于狷介耿直而被奸佞所害,最终只得逃离一心报效的母国,不知去向。”

        “至于我那二师兄,”又是一声不由自主的沉笑长叹,“倒是生得模样俊朗异常,欺霜赛雪,但天性冷淡卓然,喜怒不形于色,平日里又爱穿一身玄袍,不知道的人都只道他那一身黑早已浸透了骨头。后来他浪子回头,本一心向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世间无二的男子,为了一个貌不惊人才不惊世的女子最终成了个疯魔了的情僧。”

        “你们说,这世间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呐?”

        “临了还是我这闲散翁过得最好!哈哈!”

        司伯之突然爆发出一阵癫狂热络的笑声,若不是已与伯叔相熟,在场的言照同林慕怕是不免要被骇到。

        “伯叔……”

        伯叔这一番话,意图再鲜明不过了。

        司伯之抬头掠了一眼言照和林慕,两个人神色一水的黯然而坚定。

        “罢了,既留不住,我也不留了。强扭的瓜我没兴趣。走就走吧!”话毕,伯叔转过头去,轩窗晨光间,留下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你们又不是我亲生的,懒得操这份心!”

        言照和林慕对视一眼,眼神俱皆复杂,心中不禁酸楚起来。

        “伯叔,您老好好守着这桃花谷,我和林慕忙完外头的事就回来看您!”

        伯叔猛然转过头来,神色已恢复如旧,回头的样态灵活得像个老顽童。

        “臭小子,数你嘴甜!”司伯之笑骂。

        紫泥漆金茶壶在炉子上煨着,发出淅淅索索的水汽响,原来的绾色药壶被收起来了,乌木小案上原本常摆着的一盏茶杯变成了三盏,马上又要变回一盏了。

        一大早,言照和林慕别了司伯之,伯叔硬是耍小孩子脾气,赖在床上不肯送人,要他们两个要走快走。可出门的时候,两人却看见屋外的木桌上齐齐整整地摆着热气腾腾的早饭。

        林慕的眼睛霎时红了一圈。

        日过晌午,两人已按照先前司伯之所说,出谷好一会了。

        等走到当初他们跳崖的那地方时,骤然间,千树呼啸万花吹落,只见自谷中又掀起一阵与那日坠崖前一模一样的旋风。

        言照和林慕不禁被眼前的景象茫然了一会,就看见一只云雾缭绕的银鹤从那谷中振翅飞出,那银鹤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像是张望着这两人的样子。

        然而,那银鹤眼中时不时闪过的深不见底和玩世不恭却令言照感到一丝熟悉。

        那银鹤并没有停留许久,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