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七章

第(1/2)页

第四十七章

        “臣恭请四皇子荣登大位!”

        顺着声音,言照猛然瞥过神去,耳边仿佛炸起了一声梆子响。

        只见宋桢首个抱了拳,对言照施了一个恭敬的重礼。

        宋桢率先表了态,一贯生死相随的秦终目光深长地望了一眼宋桢笔挺坚毅的背影,若有所感,片刻之后,也同宋桢一般,口中一句“臣恭请四皇子荣登大位!”,抱拳行礼。

        这时,起义军和江湖诸派还正大眼瞪小眼地你看我我看你,心中各自犹疑。

        这小半年来,他们与言照和宋桢出生入死,言照的惊世才干和贵重人品他们有目共睹。

        可以说,若没有言照,江湖诸派和民间暗桩也不会看在剑门的面子上同起义军一起共举大业,勠力同心;这一路行军进兵,若没有言照的出言谏策,许多城关要塞也不会这般轻而易举地拿下,也不会有如今这般的盛况。

        一路同行,言照这个初承剑门衣钵的年少掌门,收服的不只是江湖诸派的五体投地,亦有整支起义军的尊重敬仰。

        若说,如果推举言照继登大位,众人倒也是心悦诚服的。

        只是,先前虽然由宋桢提出,若是攻克大业,则再由天下众民推举国主。起先,众人也都深以为然,但起义军众帅心中却默认宋桢才应是那位大业既成后的天下共主,此时换了言照,于情理才干上众人心中虽已默许,但于情义上却仍是举棋不定。

        直到看到起义军统领宋桢领先对言照行了大礼,并见宋桢眼神频频示意起义军一众统帅推举言照即位时,众人心中明了,宋桢自己也是愿退位让贤的。

        见状,除了秦终,平日里话不算多的得力干将林知啸也立时向言照虔敬行礼,同宋桢和秦终无二姿态。

        于是,只听那光明殿内,一片排山倒海般的“恭请四皇子承天即位”之声此起彼伏,络络不绝。

        ……

        三个时辰后,天光渐晚,皇城在初冬节气中眠在一片细雪中,如同覆上了一面白旗。皇宫中的朱墙明瓦落上了一层清亮的薄雪,如漆白釉。

        晚色沉沉间,整座京华仿佛只有一间皇城中的东宫点着一盏昏灯。

        言照就立在那间宫室中,久久不言。

        他屏退了左右,包括李广旭他们。他想一个人清净片刻,好仔细想想这一天带给他的巨变。

        他耳边回荡着几个时辰前宋桢单独对他说的那番肺腑之言。

        “言照,我方才接到雷南报知我的边境急报,燕国势力蠢蠢欲动,这几日屡次滋扰我大齐东南边境,恐怕是要借我齐国内乱侵吞我大齐边境城池,不得不防。这时候,若是令大齐彻底改旗易帜,不利于稳定局势,恐怕会让那些趁火打劫的势力得了便宜。”

        “所以,我请你,言照,以大齐四皇子之名,奉天承运,继承大统。”

        “我信你,以你的才干品性,绝不会辜负这一路追随的起义军众统帅和江湖帮派。只有你才平的定这朝堂、江湖、边疆的诸多势力。也唯有你,才坚守得住我们一贯推崇的制度,天下共主才有望成真。”

        “当然,我也是有私心的。若是你继位,如若几年之后国祚不盛,我们还有望可以推立新君,革故鼎新,若是别人,恐怕再无此机,望你明白!”

        “言照,齐燕边境生变,你继位后,我和蒋昀一干人即日便率人前去平定。无论身居何位,都可以为天下苍生计,你切勿内疚。”

        ……

        言照震怔地从回忆中抽身。

        他四顾着这间此刻如同鬼魅的东宫华殿,只觉得四周尽是帝王心术权谋诡谲的森森寒凉,如同一身凛凛的龙袍——那是一只豢养金丝雀的黄金鸟笼。

        这间宫殿,还是崔公公专门差人为他临时辟就的。这间霜冻的宫殿已许久没人住过了。

        齐帝在世时,杨京卿和孙昭式劝他利用三位皇子制衡朝廷势力,因此直到言照那三位同父异母的长兄一命呜呼,都没立过正儿八经的皇储,这间宫室也自然荒废已久。

        除了言照,其余男眷都不便宿在宫中,于是各自被安排去了城中上好的客栈宾楼住着。于是京华城乱之时,风夕楼照旧灯火通明,迎来送往。

        言照向宫侍要了几壶酒。

        不一会儿,那个侍立一旁的小内臣庆南便端着几个烫好的冰纹玉瓷壶和一个红漆描金食盒走了进来。

        布过菜后,庆南便告了退。

        言照独自饮酒,方才只希望能清净一会,这会儿却颇有一种无人对酌的郁闷。

        几壶酒见了底。

        那宫中的藏酒实在醇正,与市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