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南方之行

第(1/2)页

蔡东笑着说:“刘老板请我们喝茶目的不纯呀,怎么觉得有种鸿门宴的意味。”
“哟,都是鹅不对,自罚三杯。”刘老板连喝三杯茶,赔罪。
宋清秋倒是觉得刘老板作为生意人精明如狐,对商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让人佩服。
“刘老板的建议蛮不错的,这次来呢,我一来想参观您的宣纸厂,二来买点货回去。”
“呵,还是清秋同志懂行。”
蔡东拉了拉宋清秋的衣袖,偏头低声道,“他说两句好话,你就掏钱,悠着点。”
“我有数。”宋清秋的目光投向刘老板,“您带我们去厂里看看?”
“真看不出清秋同志还是个急性子,等喝完茶,鹅就带倷去。”
临近中午,刘老板要了几个菜。
吃了午饭,走出茶馆。
“踏儿哥!”刘老板冲着街边招手,叫了两辆人力三轮车。
宋清秋和蔡东同坐一辆,刘老板独坐一辆,对车夫报上地址,车夫笑嘻嘻地答:“四块。”
“贵儿了,三块五。”
“行啊。”车夫利落地瞪着车子飞奔起来。
宋清秋听到这价钱不由得咂舌,这里的消费蛮高的呀!
刘老板的宣纸厂,最开始是三间平房的小作坊,当时社会上对私营经济还戴着“有色眼镜”,不被很多人理解。
短短一年,他的作坊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现如今像这样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比比皆是。
宋清秋把带来的当地土特产拿给刘老板,“哎哟,这可是宝贝呀。”喊来一个漂亮的女人,对着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方言,女人拎走东西。
宣纸工艺是刘老板祖上传下来的,古法造纸,工序十分繁琐。
比起剪纸,还要难做。
宋清秋在刘老板的指导下,所有工序体验了一遍,累得满头大汗。
随后跟着他进了库房,宋清秋的视线投向一摞宣纸,“这纸不错。”
“清秋同志好眼光,这是我厂里最好的美术用色宣。你想要的话,我给你按照成本价给你。”
“敢情好,谢谢刘老板啦。”宋清秋掏钱买下一些,又要了五百块钱的普通色宣。
参观完车间,刘老板带他们来到办公室里喝茶。
刚才那个漂亮女人端来两个果盘,水果上插着牙签。
刘老板招呼两人吃水果。
盘子里的水果,大都是她没见过的。
宋清秋不禁感叹,“你们这的生活真够精致的!”
“南北的文化差异不同嘛。来,吃啊。”
刘老板热情地示意,宋清秋拿起一块放进嘴里,蔡东贴心地告诉她,“这是桑葚,那是荔枝,樱桃,枇杷····”
荔枝?宋清秋放进嘴里一颗,的确很美味。
蔡东与刘老板聊着改革开放的趋势,宋清秋在旁仔细聆听,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拿出笔和本子记录着什么。
这趟出行,她主要看看这边的市场。
随后,她在刘老板陪同下,参观很多地方。
偶然间看到,大马路的边上立着一块显眼的广告牌子,上面写着“女鞋营销”,有30元钱一双的,也有25元钱一双的。尽管是促销价,可也不划算。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薪水百八十块钱,这双鞋要用掉薪水的三分之一,那可够贵的了。
因此驻足围观的人不少,但真正掏钱不多。
宋清秋瞅了眼自己脚上手工做的鞋,还是自己做的鞋舒服。
路过百货商店,刘老板说,“这可是阿拉这最大的商店,男装女装什么都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