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

第(1/2)页

天气逐渐转凉,  转眼间,地上已经积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芃芃与福康安等人也换上了厚厚的冬装,裹得像一只只毛团子一样去上课,有一回,  乾隆上早朝时无意间与毛团子军团打了个照面,  恰好撞见了一只毛团子没站稳,  他身边儿的同伴伸出手去想要扶他,结果自己也没站稳,  两个人一起摔在雪地里滚了一圈儿的模样。下人们见了,  连忙要去拉自家小主子起来,可不巧的是,  这两个人今儿个恰好穿了白色的衣裳,  滚在这雪地之中,  一时竟分不清哪是雪,  哪是人。

    乾隆看着这情形,觉得颇为有趣,便即兴来了首被随意命名为《上学途中》的打油诗。

    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上学途中忙赶路,摔进雪地不见影。

    此诗与乾隆另一首“一片两片三四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是诗吧,  也不讲究平仄,  也不追求意境,  实则以调侃为主,  写得过于随意,没啥水平可言。很显然,  乾隆是拿这一幕当个乐子来看的。

    他在散朝后与那两名摔倒在地的孩童的阿玛提及此事时,那两位阿玛倒是表现得颇为豁达,觉得自家小子能让君王展颜一笑,  也算是没有白摔一场。他们皮粗肉糙的,身上又穿得多,摔不着什么,只要事后为他们备好姜汤,让他们不至于着凉也就是了。

    倒是芃芃等人,在得知自己的计量单位在乾隆的诗中成了“一只”“两只”后,很是跟乾隆闹了回脾气,责怪乾隆拿他们取笑。

    “别人都摔得那么惨了,连太傅布置的作业都完全浸湿了,得明日重新补交一份,汗阿玛居然还拿他们取笑,真是过分。”上书房众人之中,也只有芃芃敢这样肆无忌惮地吐槽乾隆,而不怕别人去找乾隆打小报告。

    有芃芃开头,四格格很快也跟着道:“就是啊,本来人家摔了跤不甚滚进雪地之中,已经够让人害臊了,汗阿玛居然还专门写一首诗把人家的窘迫之态给记录下来,真是太没有同情心了。况且,汗阿玛这诗写的……不知情的人读了,只怕还以为咱们全都摔了呢。”

    她出嫁在即,与乾隆、太后和皇后的关系也日趋融洽。因乾隆近些年来越发开明之故,四格格也壮着胆子恳请乾隆让她再进入上书房中念一阵子书,把新加入的西学课程给学了。

    四格格私下里与芃芃的纺织厂合作经营的成衣店办得有声有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手工劳动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空缺。四格格事业心和成就感被调动起来的同时,对西洋物事也是越发上心了。

    乾隆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没有阻止她这个“超龄学生”再次进入上书房中读书。

    在有了底气之后,四格格也不再如从前那般唯唯诺诺,敢偶尔跟着芃芃一起挑战一下乾隆的“权威”了。在与芃芃亲近之后,四格格便有意无意地观察芃芃的言行,并最终发现,偶尔挑战一下乾隆的“权威”,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非但不会惹恼乾隆,反而有助于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芃芃在乾隆心中之所以是最特别的那个,除了她天生好命格之外,不也正是因为她在乾隆点前敢做、敢说,不像其他阿哥、格格们那般畏惧乾隆吗?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四格格也有了“放飞自我”的趋势,敢偶尔冲着乾隆甩个小脸子。

    更何况,在她看来,这事儿是乾隆做得不地道,没看那两个被他写进“诗”中调侃的同学这两日走路都是含胸低头的,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么?自家汗阿玛也太作孽了,居然摧残朝廷未来的中流砥柱。

    七格格听了芃芃与四格格的话,却是颇为不赞同:“汗阿玛日理万机,每天极为辛劳。咱们尚在学习之中,暂时不能为汗阿玛分忧,能博汗阿玛一笑,也是极好的,两位姐姐何必这般斤斤计较呢?”

    这些日子以来,七格格太好乾隆的意图越发明显,凡是乾隆说的话,她基本都不会反驳,整一个乾隆的应声虫。虽说从前她也讨好乾隆,但做得还没有最近这般夸张。在场的人都觉得她是在木兰秋狩之时被联姻之事刺激了,想通过讨好乾隆而免除未来远嫁蒙古的命运呢。

    只是,这么猜测的人对于七格格的行为都不大看好,他们既不觉得这样能够讨好到乾隆,也不觉得乾隆会因此而免了她和亲的命运。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七格格这么做,的确是在讨好乾隆,却不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