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章

第(1/2)页

 按照乾隆的想法,  他手底下的这些个儿子们,合该尽可着他来挑选才是,他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自己选中了人,  那人却不愿意继承自己事业的这种可能性。
  然而,  事实有时候还真不能尽如乾隆所愿。
  接下来几日,  乾隆时不时便将十五阿哥永琰叫到自己跟前来,试图改变永琰的想法,好让他把心思收一收,别学着他的两个哥哥,  总想着撒丫子往外跑。
  可惜收效甚微。
  只见永琰掏出了十二阿哥寄给他的书信,  献宝似的递到乾隆跟前:“这是十二哥在海上的见闻,我从不知,  在海上竟会遇到这样惊险刺激的场景,也从不知,  海的对岸,  会有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土地……汗阿玛,  我知道,您既然能够同意让十哥与十二哥航海,  肯定不是觉得航海没前途,  您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不相信我的能力,  觉得我不能做到兄长们那般出色。您只管放心,  我会向您,  我不比我的两个兄长差!”
  永琰是真心实意地在夸赞乾隆,可这话听在乾隆耳中,却只让乾隆觉得内伤加重。
  看重的继承人都要被人给拐跑了。乾隆当下也不再含蓄,  径直问永琰,若是他与他的兄长们都航海去了,大清的江山该怎么办,他们这几兄弟难不成只顾着自己,心中毫无皇父、毫无属于自己的责任吗?这番问话,却只得道了永琰十分诧异的一句“不是还有十六弟和十七弟吗”,让乾隆险些憋屈到内伤。
  乾隆年岁渐长,但精神头依然好得过分,自觉还可以再掌几十年权,这也是他不希望找一个年长且羽翼丰满的继承人来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原因。但话又说回来了,乾隆虽身子骨还算硬朗,到底也是年近六十的人了,挑选继承人之事自然也不可能选那尚在襁褓之中连话都不会说的,这样的孩子,且不说资质如何,能不能立得住还算两说呢。从身份以及自身的资质与秉性来说,十五阿哥是最合适的。
  可十五阿哥在这方面颇为执拗,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继承皇位这种可能,而是一心想要追随两名兄长的步伐到海上去,一旦乾隆流露出不情愿的表情来,十五阿哥就说乾隆偏心他的两名兄长,这让乾隆颇为发愁。
  当日十阿哥在乾隆跟前跪请追随十二阿哥的步伐而去时,乾隆心中的那些个担忧,终于成为真了。
  乾隆看着十五阿哥固执的小脸,心道,难不成,他真要放弃十五阿哥这么个他所看好的苗子,从头开始培养十六阿哥以及十七阿哥吗?
  还没等乾隆考虑出个所以然来,京中便传来了噩耗。
  原来,在乾隆一行人离京后不久,年幼的十六阿哥就因为下人的一时疏忽染上了风寒,连着发了三日高烧,最终没能熬过去。
  这则消息,让乾隆最近本就不虞的心情雪上加霜。
  十六阿哥不过是一名宫人所出,乾隆对十六阿哥有几分喜爱,但要说这份喜爱有多么深,倒也没有。
  只是从前乾隆总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数量虽不及祖父康熙,也还算是够用了。直到如今,考虑继承人时,乾隆才深深意识到,儿子到用时方恨少,别拿儿子当根草。
  ……
  七格格捧着一碟子茶点候在乾隆的营帐外。
  此次南巡,乾隆对儿子们颇为吝啬,只肯将十三阿哥与十五阿哥带在身边儿,对闺女们倒是不赖,他膝下的几个未出嫁的女儿们,包括六格格、七格格与九格格在内,全部都在南巡的大名单上。在乾隆看来,儿子们错过了这次南巡,兴许还有下一次,女儿们若是日后去抚蒙了,可就没有这等机会了。
  如今,五公主已经出嫁,六格格与七格格眼看着也到了议婚的年龄了,七格格自然也是愈发焦虑。
  四公主与五公主都未抚蒙,乾隆余下的三个女儿之中,总得有抚蒙的。不然,只是送宗室女去抚蒙,也不合适啊,回头那些个宗室该有意见了。
  六格格不想抚蒙,为此早早便开始做打算,跟着芃芃与和嘉做了不少事,在乾隆跟前很是露了几回脸,这一招如今看来颇有成效。先前蒙古一个部落向乾隆求娶六格格时,被乾隆给婉拒了,转头就嫁了一个多罗格格过去以示安抚,看起来倒真有几分要将六格格留在身边儿的架势。
  不过,这也怪不得乾隆,六格格手段了得,其又对芃芃的许多想法接受良好,帮了芃芃不少忙,而她本人在做生意这方面也是手段了得,每年都有不少进账,其中一部分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