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无非一念救苍生

第(1/2)页

一行人以继夜,  风餐『露』宿,终于在第四清晨抵达太原府城。

        因为疙瘩瘟肆虐横行的缘故,太原府城一带已经极其萧条。殷承玉一路行,  途经数个村镇,皆是家家闭户,  路无行人。

        自山西疫病被曝出后,周为善虽然已经被羁押,但之前的暴行留下的影响却还未消退。

        周为善为了瞒住疫病,  不仅让官兵将所有死者尸体扔入坑中焚化,  还下令凡是有发热,  咳嗽,  腋股生核等症状者,  全都按照染疫处以火刑。

        如此虽然让疫病暂时没有大肆蔓延,却也叫无数幸存者为之惊惧。

        如今周为善下狱,  太原府城城门不再紧闭,  但仍然无人敢进出,城中更是不见行人踪迹。偶有行人出没,  也是蒙住头脸,  匆匆而过。

        守城的兵士亦是惫懒,  殷承玉一行进入时,竟无人理会。

        殷承玉皱着眉,在空『荡』无人的街上转了一圈。

        城中房屋店铺有小半门户大敞,  屋内家具物件混『乱』不堪。似遭过洗劫。应该是主家遭了难,  家中已经无人了。

        也有那门窗紧闭的人家,  在他们行过时,屋内传出悉索动静,若仔细观察,  便能发现窗后或者门缝里有眼睛在盯着他们打量。

        整个太原府城,虽有活人,却宛若死城。

        以小见大,府城尚且如此,想必其余地,只会更加不堪。而此时距离山西疙瘩瘟出现,不过才一个月光景。

        天灾虽可怖,但人祸并不比天灾逊『色』。

        殷承玉停下脚步,吩咐:“着人去打探一下,这疙瘩瘟始是从哪里始的,哪个县哪个村,哪户人家,尽量清楚一些。”

        “已经命人四处打听过了。”薛恕闻言禀:“据说始是从太原府辖下的清源县王家村爆发。下面的探子只匆匆探过便折返报讯,当时的具体情形尚未弄清。”

        没想到他考虑的如此周全,殷承玉赞赏地他一眼,旋身上马:“那正好,我们再去探一次。”

        一行人又上了马,出了城,往清源县疾奔而去。

        抵达王家村时,已是晌午。

        殷承玉站在村口,举目望去,只觉得整个村落死沉沉,说人迹了,连虫鸣鸟叫声都没有。他们策马而的动静并不小,但却连个出查的人都没有。

        “王家村是早出现疙瘩瘟的,会不会已经没有人了?”

        殷承玉接过太医发的布巾遮住口鼻后,迈步往里,到两侧败落的房屋时,神『色』越发沉重。

        “应该还有幸存者。”薛恕随他过一段,在其中一间屋子前停下,伸出手指『摸』了下大门把手,见上手并无多少积灰时,便抬手敲了门:“有人吗?我们想打听些事情。”

        他敲了几下,又接连唤了几声,里面却并无人应答。

        殷承玉正想说里面可能已经没人时,却见他加大了力,换了一副凶悍的口:“官兵盘点人丁,若再不门,便砸门了。”

        话落,见一直没有动静的房屋里传轻微的动静,紧接着大门被拉一条缝,有个四五十岁的庄稼汉探出头,身体藏在门口,神『色』紧张又恐惧:“官老爷,我们家剩我一个了。我没染病,也没发热咳嗽。”

        听他言行,显然是以为又有官兵抓人了。

        殷承玉暗暗叹,示薛恕退后,自己与他交涉:“大叔,我们不是抓人的,只是打听到王家村是早出现疙瘩瘟的,便想了解情况。”

        “还有什可打听的?”庄稼汉听他说不是抓人的,顿时便松动了一些,唉声叹:“没人了,都死绝了。村头家的得罪了鼠大仙,我们都逃不脱的。”

        大约是见殷承玉一行穿着富贵,又劝:“你们也赶紧吧,不然鼠大仙生了,你们也活不成。”

        说着便想要关上门。

        殷承玉及时伸手抵住门,示薛恕将一袋干粮拿出:“我们没有恶,只是上头的大人们在想法子治疗疙瘩瘟,派我们下打听这疙瘩瘟的源头,我们这才找到了王家村,还请大叔行个便,将知的告诉我们,说不定能帮的上忙。”边说,边将一袋干粮塞给庄稼汉。

        山西本闹了饥荒,眼下粮食可比金银更好使,庄稼汉攥着一小袋干粮,犹豫了一下,便松了门,可也只是隔着半扇门同他们说话。

        “这疙瘩瘟也没什好说的,始是村头的王大壮家发作,一家人死了好几口,剩下个寡『妇』和半大小子。村里都说是因为他们家偷偷捉了老鼠吃,得罪了鼠大仙,大仙发怒,他们家人才得了这怪病。连村里人去帮着处理丧事的人也被迁怒,后没多久也都染了病,一个传一个的,没多久死绝了。还有人去府城里的医馆过,大夫都说没见过这种病,没办法治。后头没过两天,听说其他村还有府城里也都有人得了这种病。官老爷到处在抓染了病的人,说是只要将得病的人烧死了,鼠大仙能息怒了。”

        那庄稼汉得了干粮,倒也老实。但凡殷承玉问的,他知的不真假都说了。

        后见确实再问不出什了,殷承玉这才问了王大壮家的位置,又和薛恕带人往前寻去。

        据庄稼汉说,整个王家村,如今只剩下四五户人家,加也十余个人。

        有一大半人都是饿死了或者染病死了,还有一半,则是刚有了些症状,被官兵带了,再也没。

        余下这些人,靠着搜刮左邻右舍藏的余粮勉强过活。

        一行人到了王大壮家,薛恕正要敲门,见门自己从里头打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少年挡在门前,着他们:“你们在王五叔家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们想问什?拿吃的换。”

        少年肤『色』黝黑,身量非常高,但却非常瘦,两侧脸颊都凹了下去。虽然神情凶狠着颇能唬人,但若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在微微打着颤。

        并不是害怕,应该是饿的。

        殷承玉递了一袋干粮给他,那少年却没吃,说了一句“等着”,便拿着干粮进了屋。

        透过半掩的门,殷承玉见对拿出碗,将干粮泡在水里泡软后,才端着碗进了里屋。再往里的情形殷承玉不见了,只是过了片刻听到里面传女人的哭叫声,隐约说着什“鼠仙人”,“报应”之类,后哭叫吵闹的动静以碗砸在地上的脆响结束。

        里屋安静了片刻,见少年端着缺了个大口的碗出,碗里的水已经洒了,只剩下几块泡软的干饼子。饼子上隐约到沾了泥土,应该是打落在地后又被捡了。

        那少年也不嫌,着水狼吞虎咽吃完了干饼,随抹了下嘴巴,出往门口一坐:“你们想知什?问吧。”

        殷承玉并未在对的无礼,温声:“你家的情况能说说吗?是怎得病的?鼠大仙又是怎事?”

        听到鼠大仙,那少年冷笑了声:“你莫要听信村里人胡说八,什鼠大仙的,是唬人的。”

        他面上带着怒,胸膛伏片刻,才忍住了怒火,说了自己家的事情。

        今春大旱无雨,又闹了蝗蝻。田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

        山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