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

第(1/2)页

胤朝,咸德三十六年。

        阑山。

        立秋时节,满山苍翠稍怯。

        岑湘肩上背着个简单的包袱,正在与人辞行。

        她的面前站着一男一女两人。

        男子沉稳淡薄,鬓间有零星霜华,而面容俊朗。妇人则高挑清丽,眉目如画,叫人看不出年纪。

        这二人正是她的师父吴是颠与师娘吴绯。

        但见吴绯好看的眉头微微蹙起,絮絮叮嘱着什么,岑湘则点头应道:“师娘,阿湘记住了。”

        “记住就好,”师娘仍不放心,道:“你自拜入阑山便不曾一人出过这么远的门,还是京城这样的地方…”

        “阿湘有家人陪伴,不算独自上京。”岑湘小声辩解。

        “就是傅知州这么突然地升迁我才不放心…”吴绯的眉头再次蹙了起来,又觉失言,“算了,我同你说这些做什么……”

        岑湘不知该如何回应,她刚收到信件,得知父亲升了官,要举家迁去京城时也感到突然和诧异。

        一来她父亲傅廉靳在青州已经连任两届知州,此前京城毫无要召他回去的意思;二来吴是颠和吴绯这么些年只收了两个徒弟,师兄楼少霖早已学成离开,眼下她也要走,师父师娘自是百般不舍,但她的父亲升迁毕竟是件大事,她学艺也不过为了自保,没有练就绝世武功的远大理想,自然也没道理继续留着,理当和家人一同前往京城。

        吴是颠轻咳了一声,道:“阿湘,你学艺未成,平日里有你师娘护着,练功也总是惫懒,但出去我教给你的功夫还是莫要忘了。”

        岑湘再次应下。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吴绯这时忽然想起什么,道:“我倒是忘了,你在此处等会儿,有东西要给你。”

        说完转身回了房,不多时手中拿着块雕着两条锦鲤的玉佩出来,她弯腰将那玉佩在岑湘腰间系好,这才道:“旁的我都给你备好了,这个,你师兄送的玉佩,也算个信物,日后出门在外没有我们,也方便和你师兄联络。”

        戴好玉佩,她将岑湘的鬓发温柔地拂至耳后,接着说:“你师傅说得对,我从前还是太惯着你,剑谱给你准备好了,以后是颠不盯着你,更需勤加练习,我们这样年轻漂亮的姑娘,出门在外,最是要小心。”

        ……

        吴是颠和小徒儿听了她的后半句话,用一种异常同步的平静目光看着她。

        吴绯自知越说越偏,站起身,转了语调,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你现在的功夫,只要不遇上一流的高手,自保总是有余的。”

        岑湘见师娘这架势,觉得她怕是攒了半月的话要跟她说,不由汗颜:“师娘,我没这么爱惹事吧……”

        吴绯怔仲地看着小徒弟:“若你真是成日里得过且过倒也罢了,你啊,蒲草一般,没事团着,风来了反倒迎上去,遇了事总想往上冲。这性子,去了京城可要收敛些。”

        岑湘郑重道:“有师父师娘的教诲,阿湘不会有事。”

        吴是颠听了叹道:“罢了,也未尝不好,你只记着,你是与家人团聚,不是被拘在京城。”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且行且悟吧。”

        岑湘如今的年纪,未能参透其中深意,便将这话当做一句鼓励好好应下了,三人相对无言了一阵,师娘冲她挥手:“去吧。”

        高处有雁盘旋而过,嘹亮的鸣叫声里沾染了一丝秋意的深沉,岑湘知道到了分别的时候,她退开两步,俯身郑重一拜,到底年少,额头抵在地上,声音里已染了些湿漉漉的意味:“徒儿,拜别师父师娘。”

        不等二位长辈再说些什么,她转身站起,紧了紧包袱,朝着下山的路上大步离去了。

        抬起的小脸上一双漆黑的瞳仁闪烁,眼框似有些泛红。

        走过空阔的练剑坪,再绕过一棵合抱粗的巨树,岑湘便看到了已在那等她多时的吴启。

        师娘怕离别,即使是她逢年过节回家,师父师娘也都不曾送她,都是师娘的护卫吴启陪着她下山。

        吴启双手交叉抱胸,一副世外高人的情态,如果不是背上背着个超大的行囊的话,也确实很世外高人,他见了她,盯着看了片刻,问:“哭了?”

        “没有。”

        “哦,那走吧。”

        下山的路对她来说已不像幼时刚来拜师时那样长远了,记得初来阑山,她一路从辰时走到了午时,日头一点点升起,到了日中,才到达师父的宅邸。几年过去,她有了轻功傍身,来去自如,这段路并不费多少功夫了。

        自己也已经长大了很多了,并不会哭,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