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愿望

第(1/2)页

腊八过后就是年,重回京城的第一年,傅廉靳推了一切宴请,难得能够与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简单吃了顿年夜饭。

        过完年,一切步上正轨,让岑湘一直忧心的疹子也终于彻底好了,没有留下多余的伤疤,但这阵子,也不知祖母是否为寻找邹爷爷有些焦急,没等母亲将产业打理完,便干脆将溪上青上下打点一番,简单开张了。

        岑湘傅屏西、傅昭三人没事便去看看店,顺便跟着新请的匠人学了些玩具的制作方法。

        开了春,宫里最要紧的便是给太后过寿,父亲作为礼部侍郎自然也更为繁忙起来。

        巧的是,傅昭的五岁生日也在最近几天。

        因着上回爽约之事,傅廉靳没敢再扫家人的兴致,特地提前一周便请了假,征询了傅昭的意见,还是去临江仙吃饭。

        孩子忘性太大,在家人的陪伴下,早忘了那日的刀光剑影以及扣在脸上的盘子,只记得临江仙富丽堂皇且有好吃的烤鸭。

        既然傅昭不介意,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看法,这次准时到了早定好的包间。

        临江仙经上次打斗虽有折损,但掌柜的也是有头有脸的人,遇见这样的事情不止一回,径直去了殷国公那要账,很快便将破损之处修缮好了。

        经过上次的闹事,外头又增加了许多守门的侍卫。

        陪着傅昭吃完寿面,祖母问道:“昭儿大了一岁了,今年可有什么想要的?”

        傅昭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我,我想去读书。”

        家里人倒是都没想到他如此上进,略微错愕了一会儿,傅廉靳道:“好事,本也在给你物色合适的学堂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还有这觉悟。”

        其实傅昭要读书的念想早有苗头,姐姐带他出去玩时,他便常常盯着路边的书院看,过了生日,傅昭也快六岁了,该去多学些东西了,父亲也早有意年后便将傅昭安排去附近书院,没想到傅昭生日愿望便是这个,一时都大感欣慰。

        “我想去国子监读书……”傅昭道。

        这倒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傅屏西问:“昭儿怎么会要去国子监?”

        “上次和母亲你一起去芊芊家,芊芊说她就在国子监读书,还说京城里的小朋友们都在国子监做学问。”

        京城里普通小朋友自然是没办法在国子监念书的,须得家中有官职或品阶的孩子才有资格去,且品阶过低的还未必能入。

        芊芊是姐姐那手帕交江采月家的外甥女,冯芊,岑湘也见过冯芊一次,是个模样可爱的小姑娘,年纪和傅昭相当,芊芊以己度人,以为小朋友都去国子监念书,倒也不算什么。

        但一家人听后都有些怔忡。

        国子监是权贵们的学院,以傅廉靳如今的官职,傅昭想要去国子监读书倒也不难,只是……

        望着傅昭殷切盼望的眼神,席上一时没人说话。

        岑湘猜测自己心中所想大概也与父亲姐姐一般。大家原本都想让傅昭在京城择个名师教导的学堂将书念了,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心思。

        “我听说娘亲姑姑还有大伯以前也都是在国子监念的书。”傅昭见他们沉默又小声道。

        这大概是听江采月说的了。

        姐姐傅屏西确实在国子监念书,当年还因美貌的加持,曾有过京城第一才女之称。

        而岑湘只在国子监刚启蒙,家里便出了事,后来更是因为支持萧令虞萧大人而锒铛入狱,接着便去了青州,她又拜入阑山门下。

        真正做学问,学武艺其实都是在阑山习得。

        平心而论,国子监确实是学习的好地方,毕竟是大胤的官家学堂,也是最高学府,由大胤强识博闻、学富五车的先生博士们进行日常授课,课程内容丰富且精深。

        父亲想了想,说:“去别的学堂不成吗?”

        “我就是想去那儿,芊芊说别的小朋友都是……”大人都爱攀比,况且小孩呢,这个年纪的孩子,自然有些别的小朋友都有,我也要有的心情。

        傅昭敏感地察觉到一家子的犹豫,沮丧了起来:“我就是想要去嘛。”

        岑湘看了看低着头轻咬下唇的姐姐,又看了看拧眉沉吟的父亲,正想安抚一下傅昭,外头郑伯突然敲门进来,道:“老爷,宫中好像出了事,喊您过去呢。”

        爹爹看着傅昭迟疑了一下,临走前慈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道:“爷爷会想办法的,一切等爷爷回来再说。”

        说完这句,傅廉靳拿起郑远递来的官服外袍和官帽,加紧走了。

        他这一去就是一晚上,到了第二天巳时才回,一家人跟着也一晚没睡好,大清早便在正厅等着了。

        傅廉靳很是疲惫,关了门捧着茶盏连喝了好几口,这才放下茶盏,道:“太后寿宴上有个唱戏的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