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六十五章chapter65

第(1/2)页

骤雨初歇,秋风凄凄,天未大晴,隐约树叶纷纷发黄凋落,偶有大雁从远处的碧天鸣叫略过,仿佛各处顷刻间都染上了秋的凉意。

        “还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了。”郑清婉兀自看向窗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

        玉书在她身旁应和道:“是啊,今年秋天来得比前些年都要冷些。夫人不如再多穿点?今日入宫侍疾,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就穿这些吧。慈宁宫地暖足,穿多了冒汗在姑母面前反倒失礼。”郑清婉收回了视线,出门踏上了去往宫中的马车。

        太后年岁大了,知道太子病逝的噩耗后一病不起。皇上下令后妃和宗室皆去侍疾,今日恰好轮到了郑清婉。

        宫里的菊花正逢花时,尤以兰池旁的万寿菊开得最艳。往年这个时候,许多嫔妃都会聚在这赏花喝茶,消遣排解。

        由岸边延伸出一条狭窄长廊,连着兰池上的观澜亭。于此亭上,可以尽享岸边菊花景致,密密匝匝,花香扑鼻。

        若是不去后宫,进了宫直奔慈宁宫,就要从这儿走,过了兰池,再往前走一会儿便是。

        郑清婉来的不算晚,姚嫔还没离开,简单交代了一下,郑清婉就替她入了寝殿侍候。

        太后刚醒不久,尚未梳洗,倚在床头怔怔地看着手里太子的玉佩。

        郑清婉行礼问安,太后也反应平平,让身边的侍女采兰给她搬了个椅子坐在床边。

        太后沉默良久,才抬眼看了郑清婉一眼,道:“肚子还没动静吗?”

        “回太后,没。”

        “唉,只有生下孩子,你才算在王府彻底站稳脚跟。最好一举得个男胎。”太后语重心长道:“要是再过几月怀不上,哀家就让太医日日去王府请脉。”

        太后含有深意地望了望郑清婉的肚子。只有郑清婉生下男胎,诚王府才会有彻底倒向保皇派的可能,否则,等到日后六皇子长大,诚王府焉知不会是逼皇退位的一员。

        她知,除了太子,剩下的皇子中,只有六皇子瞧着还能有储君之相。其他有孩子的妃妾,和嫔和姚嫔家室式微,她们的儿子在太后眼里是上不得台面的。

        “哀家知道自己个身体大不如前,你要是生个孩子,那是保障你的后半辈子。诚王世子仁义,万不会亏待你。”太后见郑清婉对孩子的事不上心,又讲道,“你总不能指望哀家能护你一辈子。”

        “姑母说得是。”郑清婉自穿书以来,就见过三次太后,这个跟她血脉相关的亲人。

        她眼睁睁看着那头乌发布满白丝,皱纹侵蚀脸颊。老,对太后来说好像就是一夜的事情。

        她不像原身,没有委屈也要制造委屈向太后告状,她在太后身上没有体会到血浓于水的亲近,大多时候她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只有必要时候才会向太后打报告,比如那次后宫妆品分发之事。

        可方才,当太后像交代后事般替她打算时,她由心而发地感受到了太后对她的舐犊之情。是担心她会过不好,所以尽可能地在自己还能努力的时候把她的好日子给铺垫好的那种情谊。

        她由衷地叫了声姑母。

        太后又拉着郑清婉聊了许多相处之道,几乎是把她这数十年的宫斗经验倾囊相授。寝殿只有太后的心腹,太后说得透彻,郑清婉听得也认真。

        “后宫之道,所谓明哲保身最为要义。”太后对这句话深以为然,让郑清婉仔细牢记。

        聊了小半个时辰,郑清婉又陪着太后梳洗用膳,在慈宁宫散了一小会步后,太后实在撑不住,回到寝殿继续睡了。

        郑清婉也跟着再守了一会儿,就被采兰叫走。和嫔已在外面等候。

        两人见过礼,郑清婉穿上披风也便走了,打算顺着来时路直接出宫回府。

        午后天气晴朗,不算太冷,快到兰池的时候郑清婉就望见观澜亭上坐有两人,约摸是两位娘娘在对饮赏菊。

        郑清婉不欲牵扯入内,打算带着玉书换条远路绕开。

        回头迈了没两步远,只听后面噔噔脚步声传来,一遍小跑还一遍喊着:“世子夫人且慢。”

        郑清婉加快了步伐,假装没听见,谁知,脚步声越来越近,不要命似的拦在了她面前,气喘吁吁道:“世子夫人且慢,皇贵妃娘娘和玫嫔娘娘有请夫人去观澜亭赏菊饮茶。”

        玉书看出郑清婉的不情愿,手拦在郑清婉前,防止妙意靠得更近:“夫人有事在身,要早些回府,有负娘娘们盛情,实在抱歉。”

        妙意在崔若瑾身边多年,听惯各种拒绝话术,微微一笑欠身道:“娘娘说许久没见夫人了,就一小会,不耽误夫人的事。”

        语落,紧接着,后面又跟着来了几个宫女和太监,坠在郑清婉和玉书后面。

        郑清婉看这架势,退无可退,知道崔若瑾是非要拉她一起赏菊不可,便道:“有劳妙意姑姑引路了。”

        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