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集 登 峰

第(1/2)页

望月山以陡峭雄奇美俊而见长,满山的石头光溜溜圆滑滑的,岩壁几乎垂直,有的地方崖壁凸出,人要想从此处攀爬,身体就会悬在空中,全凭双手和腰部的力量,由于此处长年雨水较多,很多崖壁上都长着青苔,本就无处着手的石头上又多了一处屏碍,好在有些崖壁的缝隙中长有不大的松树,有的地方两处的松树间隔非常之远,少说也有二十多丈,此处绝不可用壁虎功,壁面太滑人虽吸附在石头上,由于太滑,根本没那么大的阻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崖间的松树。

        说来也奇怪,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松树,好像是有人有意栽上去的,两人延着山体,飞速前进着,一边走一边查看看有利的地形,大约又前行了半个时辰,前面的山势越来走徒,越来越险,根本无法上得去,只有刚才看到的地方容易一点。

        两人又回到刚才的地方,“师傅怎么个上法,凭你我的轻功不可能跃上二十多丈?”

        “这点办法都想不出,多动动脑子。先去找一根三十来丈上的藤条来,这个不难吧。”

        “没问题,这就去找。”

        黎平满山遍野找了一趟,终于找到了一根三十多丈长的藤条,“师傅此藤条有何用啊。”

        “先别问,过一会你自然知道。”

        一平大师从包中拿出一根较粗的布条,然后又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石头,将布条的一端绑上石头,另一端系在藤条上,这一切办妥之后说道“徒儿可以上了,你的轻功比我好,你先上。”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就来到那处松树相距最远的地方,一平大师从背上把藤条取下,一手拿着藤条的一端,另一支手拿着那个石头,然后将真力贯入石中奋力向上一抛,那石头如离弦之箭,向长了眼睛一样直往上窜,不偏不斜正好从那松树上而过,一平大师一改手势,变抛为吸,那石头从松树上而过就被一股引力所吸,向下坠,速度很快,由于布条阻止了石头下坠的去势,那石头便围着那松树枝连转了几圈。

        “妙!妙!师傅真聪明!”

        “少说废话,上吧!”

        黎平一马当先身轻如燕,快似灵猫借着藤条直向上纵去,待黎平上去后,只见一平大师右手握藤,左手猛挥一掌将刚才站的那棵松树枝根打断,然后延藤而上。如法炮制,黎平背着藤条先上,然后大师在上。

        一平大师一连打断二十六根松树,这样一来,使得两松树之间的距离延长到三百多丈,使用任何方法都是无法上得来的。

        黎平深知大师的用意,所以一直没问,只是闷着做就是了,就这样两人很快就上得峰顶。

        黎平站在最高的峰顶,仿佛自己变得无比高大起来,众山均在自己的脚下,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一平大师可没黎平那种心情,“还站在那里观赏,还是办正事吧!找一下曲来松的位置,峰上只那么大一块应当好找。”

        峰上的松树确实不少,粗的细的,一边倒的奇形怪状多的数不胜数,两人找了半天就是没见一棵弯弯曲曲的,“师傅,说来怪了,整峰的松树全在眼中,就是没见一棵弯弯曲曲的?”

        “多动动脑,再仔佃找一遍。”

        黎平找得更认真了,他先从东面开始找起,逐个向西边找,做到万无一失。找东西这事要么认认真真的一步找到位,千万不可找了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止的找下去,在万分认真的情况下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即节约时间,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遍下来,那有曲来松的半个影子。

        黎平心想,是我们理解错了,还是什么的,要不就是把图看错了,想到这里忙问,“大师是否是我们没搞清图上的意思?”

        大师找了半天,心里正在拿闷,黎平此话提醒了他,真可谓一言提醒梦中人!

        “把图拿出来再看看,这望月峰上,峰上有峰,丛丛叠叠,起伏悬殊。”

        黎平现在站的地方是峰上之峰,也就是最高处,实际在他们的脚下还有几道小峰,小峰之下才是千丈悬崖。

        两人又仔细的研究了一下那幅图,觉得推理得一点没错。

        一平大师将图又还回正面,先在那幅画上看了半天,最后眼光才落到那首诗上,这首诗不但字意中暗藏玄机,难道字形上就没什么奇巧了吗?反倒一设问,马上就见到巧妙之处,在这首诗中松字在第四排,也就是最下排,从这点来说不应在最高峰处,而是最下面的一个峰,从字形上看,木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